2014-5-3 09:19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中央財經大學氣候與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中央財經大學成立的跨學科、跨院系、跨校際的前沿學術研究機構。文理交叉、學科融合是中心在學科發展中的優勢。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氣候金融、環境經濟與綠色金融、能源金融以及可持續經濟、社會發展模擬與預測。
中心的發展宗旨是:通過多學科的合作與融合,在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從金融、財政、經濟視角進行綜合性預測和研究,為國家、地區以及企業應對氣候變化,開創可持續發展模式提供科學依據。
一、中心結構
(一)校內顧問委員會
1.李俊生,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史建平,中央財經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3.賀強,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府參事,教授,博士生導師
4.劉桓,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教授,國務院參事
5.張禮卿,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6.郝演蘇,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7.王雍君,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二)專家咨詢委員會
1.理查德?庫柏,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世界著名的國際經濟問題專家
2.勞倫斯?蒂比亞納,法國可持續發展與國際關系研究院(IDDRI)創始人、教授和主任
3.蘇偉,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中國代表團副團長和首席談判代表
4.蘇明,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5.原慶丹,環境保護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
6.劉恒偉,工學博士,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石油研究中心研究員
(三)中心主任
王遙,經濟學博士,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和北京財經研究基地副研究員,2010-2011年哈佛大學經濟系博士后及哈佛環境經濟項目、哈佛中國項目的訪問學者,2008-2010年北京銀行博士后,中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特約專家顧問,曾有近7年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經歷。研究領域為低碳經濟、碳金融及綠色資本市場,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支撐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碳金融機制研究”,及英國外交部戰略繁榮基金項目、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項目等10余項課題,已出版專著《碳金融:全球視野與中國布局》,在《財貿經濟》、《國際金融研究》、《宏觀經濟研究》等期刊發表40余篇學術論文。
(四)科研團隊
中心目前有21名研究人員,分別來自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社科院、中國科學院、麻省理工學院、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愛丁堡大學、法國可持續發展與國際關系研究院(IDDRI)、澳洲維多利亞大學、澳洲國立大學等學術機構,分4個研究小組:
1.氣候金融(負責人:王遙&鄭蘇晉)
2.環境經濟與綠色金融(負責人:劉倩&王鑫)
3.能源金融(負責人:徐洪峰&梁希)
4.可持續經濟、社會發展模擬與預測(負責人:劉軼芳&喬恒)
二、中心活動
(一)研究產品
1.《中國氣候金融年度報告》,每年12月向公眾發布。
2.“內部政策建議報告”,根據時事和需要不定期地向決策部門或者核心決策人物提供,涉及氣候、能源、環境的經濟金融問題和政策分析。
3.出版專著,并在國際、國內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闡述中國氣候、能源和環境經濟金融領域的文章。
4.在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電視臺、報紙上宣傳中國氣候、能源和環境金融理念及政策。
5.根據戰略合作機構的需要,提供咨詢研究報告。
(二)學術活動
1.年度氣候金融論壇
2.月度政策分析會
3.每周學術討論會
4.其他研討會
(三)國際合作與交流
1.與國際學術組織及機構建立合作與交流平臺
2.積極申請國際合作項目
3.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
4.教師與學生交流互訪
5.共同開發相關課程
三、中心工作進展
(一)研究成果
1.已出版專著5部。
2.自成立以來,中心研究人員發表了論文27篇,其中SCI檢索論文5篇,SSCI檢索論文13篇,EI檢索論文3篇,CSSCI檢索論文6篇。
3.主持相關課題20多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國家自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項目1項,國際合作項目若干。
4.向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環保部政研中心、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東城區政府等政府部門提交政策建議報告5份,向北京市環境交易所、廣東廣業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等單位提交咨詢報告2份。
(二)學術活動
1.2012年9月,中心與氣候組織合辦“中國氣候融資管理體制研討會”,并向氣候融資專家委員會提交《中國氣候融資管理體制研究報告》。
2.2012年6月,中心與氣候組織合作啟動“完善氣候融資政策,助推中國低碳轉型” 的英國聯邦與外交事務部中國戰略繁榮基金項目(SPF),并召開中國氣候融資政策研討會。該項目集合了國內外來自政府機構、學術和政策研究機構、金融機構和國際機構的資源,并邀請在氣候融資領域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組建“氣候融資咨詢委員會”,共同探討中國的氣候融資議題。
3.2011年12月,中心與麥肯錫國際研究院合辦“中國綠色經濟論壇”,并發布《2011中國氣候融資報告》,獲得了來自國家發改委、環保部、財政部官員及學術機構和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
4.與來自學術機構、政府部門、銀行、碳資產管理公司、DOE等單位的業內人士共同組建了碳金融工作小組,每月召開研討會。
5.每周進行相關教師、學生及業內人士的學術討論會。
(三)國內主要合作單位
1.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
2.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
3.財政部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管理中心
4.環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
5.北京市環境交易所
6.北京市綠色金融協會
7.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
8.麥肯錫(上海)公司
9.氣候組織(大中華區)
(四)國際合作與交流
1.與來自美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和印度的學術機構和組織建立了合作關系
-哈佛環境經濟項目
-哈佛中國項目
-法國可持續發展與國際關系研究院
-英國愛丁堡大學
-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
-印度能源與資源研究院
2.成功申請英國戰略繁榮基金(SPF)項目(與氣候組織合作)
3.成功申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項目
4.與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展開學術合作
5.派送學生赴愛丁堡大學、南昆士蘭大學交流學習
6.赴美國進行碳市場考察,并在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紐約證券交易所進行專業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