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控排企業普遍反映采用歷史法導致配額分配不公平與實際情況差距較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16-2-13 17:33 來源: 中國環境報 |作者: 陳波

控排企業普遍反映采用歷史法導致配額分配不公平與實際情況差距較大的主要是什么原因有哪些?


首先,行業景氣周期發生結構性變化。在基準年前后,鋼鐵水泥行業較為蕭條,停產停工現象較為突出,而電力行業恰恰相反,處于滿負荷運行階段。因此導致鋼鐵和水泥行業配額分配較緊,電力行業分配較松。當前,鋼鐵與水泥行業處于利潤較低甚至虧損階段,無法承擔較高的履約成本。排放密集型行業的經營狀況發生了很大的逆轉,導致企業碳成本承受能力發生變化,使得部分企業面臨較大的困難。  

其次,早期減排行動未被考慮,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在中央財經大學能源與金融研究中心組織的一次企業調研中,被調研的許多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已經進行了較多的節能改造活動,進一步減排的空間相對較小,成本較高。這些早期的貢獻并未在配額分配方案中考慮,使其獲得較少的配額。同時,一些環保類項目能耗較高,導致當前排放增加,與碳減排政策產生了一定的沖突,也制造了一定的不公平性。  

此外,企業檢修、事故意外等突發情況未被考慮。大部分生產型企業每兩三年進行一次大規模檢修,檢修時間為1~3個月不等。而如果采用歷史法計算平均值時,若未將其剔除,使得配額分配過少。此外涉及能源安全的行業,如石化等,會面臨政府安排的計劃外生產任務,使得企業面臨額外的排放成本。  

歷史法雖然提高了監測報告核查體系(MRV)的運行效率,降低了初始成本,但是帶來了顯著的公平問題,極大增加了市場運行成本。這些公平問題一方面是由于經濟周期等外部客觀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MRV方法學體系缺乏自我糾錯機制,無法適應復雜的企業狀況。不合理的分配結果貢獻了市場上的部分交易量,個別企業甚至抱怨其交易活動完全是由于分配不合理造成的。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