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綠色債券成投資者眼中的藍海

2016-8-24 01:35 來源: 金融博覽 |作者: 彭興韻

綠色債券成投資者眼中的藍海


在大氣污染、全球氣候變暖、生態系統日益惡化的壓力之下,綠色金融正成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金融新倡導、新理念。這其中,綠色債券逐漸成為繼赤道銀行之后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日益受到多邊國際金融組織、各國政府的推崇,也正在成為投資者眼中炙手可熱的資產配置對象。

從定義上看,綠色債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綠色債券是所有與環境保護行動相關的債券 ;狹義的綠色債券則是一種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金融工具,又稱為氣候債券。不過,現在政策實踐中,綠色債券似乎更多地是從廣義上而言的,即一切為有利于節能減排、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環境友好型支出募集資金而發行的債券,都被歸為綠色債券的范疇。從這個界定出發,可以說,綠色債券早已存在。之所以將其概念化為“綠色債券”,無非反映了人們對環境改善的訴求。

現在一般公認為歐洲投資銀行在2007 年發行了全球第一只綠色債券,稱為“氣候意識債券”。隨后,國際金融公司、歐洲復興和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北歐投資銀行、南非工業發展公司、韓國進出口銀行、荷蘭發展金融公司等先后發行了綠色債券。

從全球范圍看,2007 年到 2012年是綠色債券的起步階段,六年間全球綠色債券累計發行量僅 100 億美元左右,發行人也局限于歐洲投資銀行、世界銀行等國際多邊金融組織和政策性金融機構。2013 年以來,綠色債券則呈加速發展的勢頭。是年,國際金融公司發行了一只 10 億美元規模的 3年期綠色債券,吸引了花旗、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投資銀行承銷該債券。同年 11 月,法國電力公司開了企業發行綠色債券之先,發行了 19 億歐元的綠色債券。在 2014 年年底,全球綠色債券市場累計余額高達 532 億美元,而且發行主體呈現多元化,除了國際多邊金融機構,非金融企業大量發行綠色債券 ;綠色債券也從發達經濟體走向中國這樣的新興經濟體。安永預計,2016 年全球綠色債券發行總額將達到 1000 億美元以上。

中國的綠色債券起步相對稍晚,直到 2015 年才著手正式建立綠色債券的制度框架。2015 年 9 月,中國發布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提出要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研究銀行和企業發行綠色債券,鼓勵綠色信貸資產的證券化。根據《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中國的綠色債券包括節能、污染防治、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清潔交通、清潔能源、生態保護和適應氣候變化六大類債券及其信貸衍生物。為了落實綠色金融體系的國家戰略,加快綠色金融體系建設,2015 年12 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推出綠色金融債券,即金融機構法人依法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的,募集資金用于支持綠色產業項目并按約定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當然,央行推出的綠色金融債券并不是綠色債券的全部。實際上,中國的綠色債券可分為三個方面 :

(1)金融機構為發放綠色信貸而發行的債券,即央行在銀行間市場推出的綠色金融債券。對發放綠色信貸的金融機構而言,發行綠色金融債券最大的益處在于,它可以規避現行奇高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約束,相應地降低了資金的機會成本。

(2)金融機構發放的綠色信貸證券化債券。通過證券化,可以提高金融機構發放的綠色信貸的流動性,減緩金融機構的期限錯配。

(3)由于節能、污染防治等非金融企業發行的信用債券。可見,中國的綠色債券在相當程度上是與綠色信貸共生的,但不應當偏廢企業發行的綠色信用債券。

目前,央行對綠色金融債券已有一套制度安排。比如,綠色金融債券可以按照規定納入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貨幣政策操作的抵(質)押品范圍,以提高綠色債券的流動性和機構投資者投資于綠色金融債券的意愿。同時,為降低發行人成本,允許綠色金融債券發行人在資金閑置期間投資于信用高、流動性好的貨幣市場工具及非金融企業發行的綠色債券。此外,還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和證券投資基金及其他投資性計劃、社會保障基金、企業年金、社會公益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投資綠色金融債券。綠色金融債券為金融機構通過債券市場籌集資金支持環保、節能、清潔能源、清潔交通等綠色產業項目創新了籌資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符合自然規律的可持續性發展。

為了鼓勵金融機構發放綠色信貸,提高信貸資產的流動性,分散與轉移相關風險,政府還鼓勵對綠色信貸實施證券化。這邊央行綠色金融債券剛一立規,那邊綠色信貸資產支持債券就已火爆銷售。2016年1月5日,興業銀行發行了總額為 26.547 億元的綠色信貸資產支持債券。這是國內首單綠色信貸資產支持債券,其基礎資產貸款筆數為 42 筆,覆蓋污染治理、節能改造、資源循環利用、環保投備制造、公共設施管理等節能環保領域。隨著資產支持債券的發展,綠色信貸資產支持債券將日益成為重要的證券化品種,反過來將會激勵一些金融機構發放更多的綠色信貸,這無疑有利于中國綠色企業更容易地獲得融資支持。

雖然綠色金融債券與綠色信貸資產證券化債券還是我國債券市場的“新面孔”,市場上一般認為中國第一只綠色債券是 2015 年 7 月金風科技在海外發行的 3 億美元債券。事實上,非金融企業發行的“綠色債券”早已有之。只不過,它們無“綠色”之名罷了。比如,華銳風電、無錫尚德電力、天威英利發行的債券,雖然沒有冠以“綠色”之名,但它們左看右看都無疑屬于綠色債券的譜系。

綠色債券現在格外受到政府的重視,但脫掉其“綠色”的外衣,其身子骨仍然是“債券”而不是其他什么,不會因為披上“綠色”的外衣而免去其償還債券本息的義務。作為債務融資工具,仍然需要募集資金的企業或項目具有正常的現金流以保障債券本息的安全。雖然金風科技和中國農業銀行的綠色債券均獲得了國際投資者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超額認購,但華銳風電債券與無錫尚德電力債券一度因面臨違約而讓債券市場焦燥不安,天威英利債券雖有央企作為后盾,但還是暴露了到期無法還本付息的信用風險。金融機構發行的綠色金融債券雖然是由金融機構作為償債主體,但仍然受其發放的綠色信貸的不良率的影響。

這也告訴我們,在去杠桿和化解金融風險成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 2016 年重要任務之時,通過綠色債券促進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固然有積極意義,但仍要防止各色企業借綠色債券之風而不切實際地擴張債務、惡化杠桿,損害契約精神,防止綠色債券膨脹之后,給債券市場留下一地雞毛。

作者:彭興韻 系第一創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