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24 16:16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2006年世界銀行進行了定義,認為碳金融是指提供給溫室氣體減排量購買者的資源?!短冀鹑凇芬粫o出了更為廣泛的定義,涵蓋了解決氣候變化的金融方法。在碳排放受限制的情況下,排放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必須付出的代價所產生的金融問題即為碳金融。
碳金融受哪些因素影響?本書認為,各個國家和國際規范都影響著碳金融的發展。氣候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議題,減緩和解決全球變暖是全人類共同的目標。近年來,各國在這方面的合作越來越緊密,一系列國際協議相繼誕生,如《京都議定書》、巴厘島路線圖、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等,這些國際規范都影響著碳金融的發展。
工業革命以來,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燒、土地使用方式的改變以及其他人為的排放,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已經超過了30%。人類的這種行為放大了自然的“溫室效應”,最終導致地表平均溫度在20世紀上升了0.6攝氏度。從美國國家科學院觀測的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軌跡來看,到2150年地表溫度可能會上升6攝氏度,二氧化碳的確能改變全球氣候。
能源的燃燒是導致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人類的一切活動,從原料的生產、二次能源的生產、產品的制造、產品的使用到最終的廢棄物處理,始終都與能源緊密相連。本書提出了“能源鏈”的概念,認為能源鏈是在產品以及服務的生產過程中使用的一系列能源。不同經濟體的能源鏈差異很大,這種差異也影響著經濟體應對未來碳排放限制挑戰的能力。
碳金融與全球能源鏈的演變息息相關。政策在能源鏈的哪個環節發揮作用,以及采取何種形式,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不管選擇能源鏈的哪一部分,發揮的影響應該能貫穿整個能源鏈。隨著氣候問題的日益突出,能源鏈的轉型需求越來越急迫。而碳金融為能源鏈的轉型提供了融資,把市場力量帶到了解決氣候問題的戰場中。
本書認為,氣候變化已經對全球實體經濟造成了一定影響,環境責任和氣候相關的因素已經在不同程度上滲透到了各行各業中。無論是氣候變化本身,還是有關緩解氣候變化的政策都會對企業產生深遠的影響。碳金融為企業和政府提供了一種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風險的新型嘗試,這一新領域的核心是溫室氣體排放削減的信用交易,也就是碳市場。
歐盟是最早開始碳排放交易的地區。按照《京都議定書》中規定的減排目標和彈性機制,歐盟已經形成了真正的每日碳價格。目前,第一批清潔發展機制計劃已經獲得認證,歐洲排放配額的交易量與日俱增。2004年,歐盟排放權交易計劃為1700萬噸二氧化碳,交易計劃總值為3.77億英鎊。到2005年,交易計劃就已達36200萬噸,交易額超過94億英鎊。
目前,碳金融仍處在嬰兒期,缺少成熟市場的許多特質,能夠在這個市場交易的商品仍然有限。此外,很多人認為發展碳總量管制與交易體系對企業不利,尤其會限制能源密集產業的發展,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同時,碳交易的實施勢必會增加企業的成本,而企業很可能會將這一部分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碳金融的核心目標是通過市場調節,以最低成本降低整個經濟體系的溫室氣體排放。盡管碳金融市場的運行確實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但是在減少碳排放方面的作用卻是不容忽視的。近幾年,極端天氣變化引發的災難頻繁出現,這使得公眾對氣候問題關注程度逐漸增加,碳交易市場獲得了越來越多的了解和支持。
隨著碳金融領域的發展和演變,也會慢慢看出整個過程的特性。本書認為,未來的碳金融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加快碳排放交易信息的更新頻率。例如,就歐盟排放權交易計劃而言,由每年改成每季度公布會對市場產生很大的促進作用。其次,必須確保競爭,有競爭才有發展。同時,還要加大對公眾的宣傳力度,使公眾能獲得相關資訊,選擇對環境更有利的生活和消費方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