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能源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19年中國電源發展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電源裝機規模呈現穩步增長趨勢,但裝機總體增速將有所放緩。
“從規模上看,2019年新增發電裝機規模大概1.1億千瓦,總裝機規模約達到20.1億千瓦,火電、水電、核電發展走勢各異。” 國網能源研究院能源戰略與規劃研究所中級研究員王芃表示。
火電裝機將逼近設定目標
《報告》顯示,火電產能繼續向西北地區轉移,近一半新能源新增裝機集中在東中部。2018年,西北地區新增火電裝機約1209萬千瓦,占全國新增火電裝機總規模的31%。
《報告》認為,受嚴控煤電發展規模等
政策影響,2018年我國新增火電裝機3872萬千瓦,同比下降12%,占新增裝機總量的31.6%。截至2018年底,火電裝機容量達11.4億千瓦,同比增3.5%。“十三五”以來,火電裝機年增速逐步趨緩,2018年裝機增速較2015年下降約5.4個百分點。
從區域分布看,西北、華北是2018年新增火電裝機最多的地區。尤其西北地區,新增火電1209萬千瓦,占新增火電裝機的31.2%;從省份看,
山東、
江蘇是火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兩個省份;從發電量占比看,火電仍然最高。2018年
江西省的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最高,達5269小時。
王芃認為,隨著
電力需求快速增長,煤電在電力系統中技術性地位較長時間內不會改變,仍需在電力供需緊張地區布局一批保障電力供應的煤電機組,以滿足電力平衡需要。“今年火電新增裝機規模有望改變近來年的下降趨勢。”
隨著各地保供壓力增大,火電新增裝機規模將進一步增長。預計2019年火電新增4500萬千瓦,煤電累計裝機規模不斷逼近國家電力“十三五”規劃中設定的發展目標。
水電、核電裝機將下降
《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新增水電裝機867萬千瓦,同比下降24.7%,水電裝機增速已連續第五年放緩。從區域分布看,南方地區為我國新增水電裝機主要分布區域,新增規模569萬千瓦,占全國新增水電裝機約65.6%。從省份看,
四川、
云南水電裝機規模居前兩位,湖北、
貴州緊隨其后。
“根據氣象部門對重點流域降水量預測結果分析,2019年我國西南水電基地來水偏枯,隨著各方就緩解棄水逐步達成共識,棄水量將有所下降。預計四川、云南等地區新增水電裝機約300萬千瓦,新增水電規模有限。”王芃表示,西南地區仍是未來水電的開發重點,隨著開發難度加大,水電新增規模存在不確定性,預計2019年新增規模較2018年水平有所降低。
《報告》顯示,2019年預計新增水電規模710萬千瓦,其中常規水電新增620萬千瓦,同比減少15.9%。
與火電、水電裝機增速放緩不同,2018年核電裝機規模實現了大幅提升,新增裝機規模合計為884萬千瓦,約為2017年新增規模的4倍,創歷史新高。
《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核電裝機容量達4466萬千萬,同比增24.7%。從省份分布看,核電裝機分布于我國
浙江、廣東、江蘇、
遼寧、
福建、
廣西、
海南、山東8個省,其中廣東、浙江兩省核電裝機規模最大。
受電力需求增加、
市場化交易規模擴大等因素,2018年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達到7184小時,山東省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最高,達8305小時。
“與去年核電投產規模相比,2019年擬投產四臺機組(合計528萬千瓦),投產臺數明顯減少,2019年新增規模預計大幅下降。”王芃表示,從技術可持續發展角度看,核電需要保持穩定的發展節奏,以實現安全、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