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疫情對碳排放的影響有多大?

2020-4-13 20:43 來源: 碳阻跡

美國宇航局NASA上個月公布了一組衛星圖,圖中顯示了2020年1月1日-20日和2020年2月10-25日中國各地區的二氧化氮濃度。與1月份對比,2月份中國上空的二氧化氮 顯著下降。據美國宇航局科學家稱,武漢附近的二氧化氮濃度首先明顯減少,最終蔓延到全國。與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二氧化氮排放明顯降低,并且在春節后沒有出現反彈。


圖源:NASA

筆者有理由相信,這一現象與新冠病毒疫情有著密切聯系。二氧化氮是一種有毒有害氣體,除自然來源外,人為產生的二氧化氮主要來自燃料燃燒、機動車尾氣和工業過程等。正值春節期間,新冠病毒在武漢爆發,為應對這場戰役,舉國上下開始了安安靜靜自我居家隔離狀態,停止一切可能引起病毒擴散傳染的活動。除正常食品和生活用品供應,生產大面積停擺,交通嚴格管控,公共場所歇業。
 
事實上,不止是大氣污染物,在疫情影響下,各項社會活動和工業生產減少,能源需求量下降,溫室氣體排放也隨之大幅下降。據路透社報道,今年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幅為二戰以來最高。據Carbon Brief計算,自疫情爆發中國碳排放量削減了1/4。

圖源:Carbon Brief

上圖顯示,2020年春節后電廠煤炭消耗量顯著低于往年水平。權威機構分析,疫情可能使今年全球石油需求減少0.5%。

疫情在國內外肆虐,全球航班大面積取消。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計航空業今年的全球客運收入可能下降10%以上。這場危機短期內遏制了行業排放,卻可能影響航空公司的氣候承諾。世界氣象組織聲稱,全球航班數量急劇下降,已經給氣象監測工作造成了影響,天氣預報都不準了!

此外,工業生產、餐飲和旅游業等消費服務業受影響極大,可以說全社會處于被動低碳生活模式。

疫情過后,各行各業漸漸復蘇,迎接春天的到來。已有專家指出,疫情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是暫時的,若不改變能源體系結構,疫情過后排放量將恢復到原來的水平。事實上,隨著國內疫情下降,各項生產作業已開始逐漸恢復,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在逐步上升。
 
短暫的排放下降,并非常態,疫情過后,節能減排依然任重而道遠。
 
經濟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并不是非黑即白,尋求二者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才是我們的目標。

全球變暖像是溫水煮青蛙,起初人們對危機沒有感知,隨著冰川融化,極地動物生存困境進入大眾視野,氣候變化才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經此疫情,人們必定更加重視環境衛生健康。人類需保持警醒,才不會被氣候危機吞噬。

地球是人類唯一的生存家園,氣候危機的質疑聲很多,但人類不能以地球為賭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我們為什么要積極努力推動低碳減排?正所謂,盡人事,聽天命。倘若真有末日,最遺憾的不是失敗,而是我們本可以。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