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8月上旬
北京綠色交易所公開招標采購全國溫室氣體自愿
減排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系統(以下稱
ccer交易系統、CCER注登系統或CCER兩系統),近日,北京綠色交易所又公開招標采購CCER交易系統配套硬件及注登系統相關軟件,看來CCER兩系統建設正在有條不紊推進中,全國統一的CCER交易以及CCER開發重啟已經不再遙遠。
CCER體系起步于2012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暫停于2017年3月對該《暫行辦法》的啟動修訂,總共運行了五年時間。據消息人士透露,五年間共計有2891個CCER項目被開發,其中完成項目備案的有1047個,完成減排量備案的有247個,CCER累計簽發量約為7800萬噸。
自CCER相關工作暫停后,未有新的CCER簽發出來,市面所能交易的都是之前已經簽發的存量,而且隨著區域
市場履約抵銷對CCER的持續消耗,CCER市場供給逐步趨緊,以至于從去年起價格水漲船高,CCER已經從當初大家的“愛搭不理”變成了現在的“高不可攀”。
隨著2021年2月1日起施行的《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對全國碳
排放權交易市場履約抵銷
政策的明確(重點排放單位每年可以使用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抵銷碳排放配額的清繳,抵銷比例不得超過應清繳碳排放配額的5%。)和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的正式上線,加速推進CCER重啟工作儼然成為全國
碳市場建設下一步工作重點。距離全國配額市場啟動不足一月,2021年8月9日北京綠色交易所即啟動對CCER注登系統和交易系統的公開招標采購工作,最終金證科技以800萬中標CCER注冊登記系統建設、恒生電子以807萬摘得CCER交易系統開發權。2021年9月29日北京綠色交易所再次發布對CCER兩系統有關軟硬件及系統集成的招標,采購預算約2260萬元。密集的采購,近4000萬元的投入,CCER相關工作推進效率超乎大家預期。另外,據消息人士透露,新修訂的CCER管理辦法很可能年底之前就會公開征求意見,明年很可能正式頒布。新辦法、新系統、全國統一的新市場,CCER的未來值得大家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次CCER系統建設相關采購發包方均為北京綠色交易所,這就與2020年8月30日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有關“支持設立全國自愿減排等
碳交易中心”和2021年3月10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印發的《北京市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方案》有關“完善碳排放權交易制度,承建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管理和交易中心”的提法形成了相互印證。看來,國家主管部門已經與北京市形成了共識,全國CCER管理和交易中心落戶北京以及由北京綠色交易所承接未來的全國CCER交易職能應該是大概率事件了。所以,接下來有減排項目的就可以先行準備項目申報資料了,而首批納入管控的2262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企業也該準備上北京開戶的事情了,因為年底肯定要履約,而且有可能會允許使用CCER履約抵銷。
碳市場“多事之秋”,請大家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