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對華貿易演講結束,
市場逐步從恐慌中擺脫,拜登的特使們將來到中國,用特朗普的關稅進行新兩稅的交易。
接下來,全世界將面對一個極其嚴峻的
問題,那就是拜登主導的全球限碳。部分解讀限電的“大棋黨”們,很難理解,真正布局“大棋”的是歐美主導的碳“雙減”,我們不過是棋盤上掙扎的棋子。
美元從跟黃金掛鉤、石油掛鉤,變成了跟
碳排放掛鉤,碳也就成為了全球的“基礎貨幣”。
美國將把管理NBA的工資帽制度,復制到全球各個國家,每個國家只能根據碳排放的配額來規劃自身的產業布局。
從太陽能板,到鋰電池,再到硅芯片,大數據中心,任何一個新興行業的發展初期,都要大量消耗的“基礎貨幣”,這使得很多還沒有發展起來的國家,國內的
碳指標總量,都不夠上擠一個行業的牌桌,請一個超明星球員。而對于走全產業鏈布局的我們來說,在“工資帽”上限的制約下,也就不能夠再靠高碳排放來組成全明星隊,將不得不舍棄部分拳頭行業,選擇性的融入全球的產業分工體系。
甚至未來國家GDP排名也將基本被鎖死,也就是按照各國“工資帽”上限列開。當然,最慘的就是“全球中產”的廣大發展中國家。中國自49年以來爆人口的路線被徹底的封死,工業發展取決于碳指標的配額,龐大的勞動力不再是一個國家崛起的動力,他們的“民用電”,反而會成為國家碳指標的負擔。
很多國家都將面臨一個紅藍藥丸的抉擇,把有限的碳指標,是用在發展上面,還是用在消費上面。他們學東北向發展傾斜,將面臨百姓無能源可用的憤怒,學東南向消費傾斜,將面臨企業停產與經濟的停滯。選哪一個都不會是什么好結果。而且,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全球各國都會面臨年底碳額度不夠用的窘境,甚至限電限氣,也會蔓延至全球,尤其是那些中等收入國家。
屁股決定了,歐美這些發達國家“大棋”一下,全球各國的階級徹底固化,這一百多個國家,70多億的民眾,就像一節節的干電池那樣,過著被規劃好的人生。而歷史也無數次的告訴我們,這種規劃必然會引發激烈的反抗。能源的緊缺,發展的停止,會讓突尼斯街頭的小販,巴黎街頭的黃馬甲,如星星之火般燎原,如黃河決堤之泛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