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至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上關于碳達峰、
碳中和的內容所釋放的幾個最新信號值得我們關注。
會議關于“雙碳”的內容指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堅定不移推進,但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這是第一個信號。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布“中國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由此,中國能源產業正式進入“雙碳”時代,以光伏、風電為主的新能源迎來大爆發。
但從微觀層面來看,在“雙碳”目標的帶動下,光伏、風電產業開啟了躍進式發展。主要表現在:一是新能源從業人士普遍過于樂觀,出現了不少非理性的聲音。二是在產能擴張上,不僅業內公司開始大規模擴張擴產,以搶占
市場,“圈外”投資者也蜂擁而入,紛紛加入了這場戰役之中。為此,中央再次強調了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要堅定不移推進”,但同時也強調“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
眾所周知,在“雙碳”背景下,能源行業最大的矛盾是傳統能源和新能源之間的替代矛盾。我們也聽到了諸多不理性聲音,不少行業專家甚至提出“去煤化”,呼吁快速實現能源替代。盡管這樣的論調不符合產業規律,但依舊不絕于耳。
這次會議釋放出的第二個信號是糾正了褒“新”貶“舊”的觀念,再度確認了煤炭的地位。長遠來看,新能源會逐步走上主導地位,這一點毋庸置疑。從短期看,不論從體量上還是從可靠性上,新能源
電力還遠遠無法做到完全替代,或大部分替代以煤電為主的傳統電源。
在此背景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傳統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正當其時。當下,煤電依然是確保電力穩定供應的“壓艙石”。此次會議進一步指出,“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
第三個信號是會議提出,“要科學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并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
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加快形成減污降碳的激勵約束機制,防止簡單層層分解。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實行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此后,為實現能耗雙控目標,不少地區出現了“一刀切”的情形。
時至今日再次提及,說明能耗“雙控”和碳排放“雙控”并不能畫等號,能源“雙控”雖然在執行上更加直接、簡便,但并沒有反映不同能源的單位能耗排放強度的差異。其意義不僅是糾偏,而是汲取好的經驗做法,更加科學合理推進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讓實現控排的手段更加有力,將給經濟發展帶來更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