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國際金融觀察】SBTi金融機構凈零排放基礎草案(2021)要點

2022-4-29 13:35 來源: 新華財經

本文針對SBTi(科學減碳倡議組織)金融機構凈零排放基礎草案(征求意見稿)的重點內容進行集中梳理,以期對國內金融機構綠色轉型提供啟發。

新華財經北京4月29日電(分析師劉竹波)SBTi即科學減碳倡議組織,是一項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合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CDP)、世界資源研究所(WRI)以及聯合國全球契約項目(UNGC)共同發起的全球倡議。SBTi致力于通過設定雄心勃勃的、以科學為基礎的減排目標,引領零碳經濟,促進創新和推動可持續增長。日前,SBTi啟動了全球首個金融機構凈零排放標準的開發流程,開發流程的基礎是2021年11月發布的SBTi金融機構凈零排放基礎草案(征求意見稿),基礎草案的發布代表了SBTi為金融機構制定科學的凈零標準的第一步。

本文針對SBTi金融機構凈零排放基礎草案(征求意見稿)的重點內容進行集中梳理,以期對國內金融機構綠色轉型提供啟發。

一、金融機構“凈零”是什么?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將凈零排放定義為“在特定時期內向大氣排放的人為溫室氣體與人為清除量相平衡”。《巴黎協定》規定了有必要在本世紀下半葉實現這種平衡。基于以上要求,SBTi認為,企業制定與實現社會氣候目標相一致的企業凈零排放目標意味著:(1)實現《巴黎協定》的1.5°C目標路徑中,達到與全球或行業凈零排放點的減排深度一致的價值鏈減排規模。其中,金融機構的價值鏈包括所有表內和表外業務。(2)通過永久去除等量的二氧化碳來中和任何殘留排放的影響。

在SBTi凈零標準框架下,金融機構不應代表企業購買碳信用額,以平衡在實現凈零排放的道路上未減少的排放,或中和其投資組合中處于凈零排放狀態下的剩余排放。這樣做的目的是將凈零排放“負擔”放在企業本身而不是金融機構身上,這將激勵企業減少自己的價值鏈排放,而不是依賴金融機構。

SBTi認為,銀行、資產所有者、資產管理公司和保險公司等不同類別的金融機構有不同的影響實體經濟的能力。因此,金融機構的活動和結構會影響金融機構制定過渡計劃和實現凈零排放目標的方式。此外,金融機構處理不同的資產類別、行業、地域和個別公司組合,每一種都可能遵循不同的脫碳軌跡。SBTi評估發現,金融機構實現凈零排放目標的方法在三個關鍵方面有所不同,分別是:目標的邊界、實現目標的時間框架以及金融機構為實現目標將遵循的減排策略。

二、金融機構凈零排放策略和工具

SBTi指出,金融機構實現“凈零”目標主要遵循兩大策略:投資組合脫碳和氣候解決方案融資,兩者分別對應不同的政策工具組合。

投資組合脫碳對應于旨在減少與融資活動相關的排放的措施。該措施有兩大政策工具:減少投資組合排放風險以及投資組合調整。減少投資組合排放風險可以通過在整個投資組合層面向低排放行業的轉變,或者向更高效的企業傾斜資源。這種轉變通常是采用排斥政策和撤資等工具來降低投資組合排放。例如,不為任何涉及化石燃料開采的公司或項目提供資金。SBTi同時指出,維持一定的行業約束有助于避免資本從材料和能源等高碳強度行業向服務業等低碳強度行業的簡單轉移。一些金融機構已經制定了具體的方法,包括摩根大通的碳指南針、ING(荷蘭國際集團)銀行的Terra方法和巴克萊BlueTrack,這些都致力于使用基于行業的方法來降低投資組合強度。

氣候解決方案融資通過轉變融資方式,增加對綠色活動的支持,通常遵循既定的分類法,例如歐盟可持續活動分類法。氣候解決方案融資三個常見的例子是:(1)可再生能源融資,包括投資于生產可再生能源的公司和項目。(2)綠色基礎設施融資,包括對通過提供共享交通、提高建筑效率和其他行動來減少能源需求的企業和項目的投資。(3)碳清除融資,金融機構幫助資助永久清除碳的努力。清除活動包括直接空氣捕獲(DAC)、具有碳捕獲和儲存的生物能源(BECCS)以及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BS)。這些重點關注二氧化碳的去除,而不是避免排放。

三、SBTi對金融機構實現凈零排放的指導原則

SBTi提出了一套原則來指導金融機構凈零目標的制定和評估,以確保這些目標通過激勵實現與實現凈零經濟相適應的狀態推動實現社會氣候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所需的行動,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指導原則。

1.實現金融機構的凈零排放需要達到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所有相關和實質性的運營和融資活動都不會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排放的凈積累。

2.金融機構應根據有助于實現《巴黎協定》的1.5°C目標和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途徑過渡以使融資與全球氣候目標保持一致。

3.實體經濟減排是一個持久的最終目標。金融機構使用的減排策略應將其融資活動的重點放在幫助實現經濟范圍內的脫碳,而不是簡單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相關的投資組合。

4.僅通過脫碳或僅通過資助氣候解決方案無法實現凈零排放經濟。因此,凈零排放目標應根據其可用的影響力來優先激勵這兩種活動(投資組合脫碳和氣候解決方案)的融資。

5.所使用的減排策略應激勵所有類型的金融機構利用其獨特的角色和與實體經濟的關系,有效地影響其投資組合構成。

四、化石燃料融資:披露、過渡和淘汰

當前,化石燃料的燃燒仍然是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大來源,也是氣候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SBTi認為,向凈零排放的溫室氣體能源系統過渡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艱巨任務。首先,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生產需要逐步引入可再生能源和其他替代能源供應方法,還需要布局為減少傳統化石能源需求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其次,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將對全球貿易、各國化石燃料市場份額分布以及其他宏觀經濟影響產生重大影響。第三,如果較富裕或較少依賴化石燃料的國家脫碳速度不快于全球平均水平,則資源有限的國家在能源轉型時可能面臨更大的社會影響。為了幫助解決這些問題,政府和金融機構有責任在相應地改變政策和融資流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部分國際金融機構已經明確制定了化石燃料融資的具體目標。比如,法國郵政銀行(La BanquePostal)承諾到2030年完全退出常規和非常規石油和天然氣領域,將停止為石油和天然氣能源項目提供融資,不再向該行業提供金融服務。加拿大養老基金(CDPQ)承諾到2022年完全退出石油生產領域,并將此作為其凈零戰略的一部分。

國際能源署(IEA)相關數據顯示,全球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產量需要在2020年至2030年間每年分別減少約11%、4%和3%,才能與將升溫限制在與《巴黎協定》1.5°C的目標保持一致。為此,針對化石燃料相關的融資活動,SBTi建議采用披露、過渡和逐步淘汰的方法,具體方法步驟如下:

1.披露。每年披露與化石燃料相關的融資活動,包括投資(公共股權、私募股權、公司債券)、直接項目融資、安排融資(即證券承銷)和借貸。

2.過渡。a:與化石燃料公司合作,采用凈零目標和行動計劃;b:終止對任何新的化石燃料勘探和生產的融資;c:如果公司無法或不愿意按照凈零路徑進行轉型,則進行撤資。

3.逐步淘汰。到2030年結束對現有煤炭資產的所有資金支持(不包括脫碳或向零碳替代品過渡),到2040年結束對現有石油和天然氣資產的所有資金支持。

五、政策與監管機制 

隨著凈零排放目標覆蓋的經濟范圍越來越廣,SBTi框架和標準需要廣泛的政策和監管參與。SBTi認為,由于金融部門比經濟的其他部門受到更多監管,有機會借此擴大金融機構和政策制定者之間氣候相關的雙向互動,包括擴大披露法規(例如,法國的第173條、英國的強制性TCFD報告)、激勵金融機構參與SBT的財稅政策,以及中央銀行將氣候因素納入貨幣政策等。

設定凈零排放目標是金融機構開始調整其經營活動以促進全球氣候目標的第一步,制定可靠的凈零投資戰略和報告進展至關重要。SBTi正在創建一個監控、報告和驗證(MRV)協議來跟蹤相關進展。該協議將使金融機構能夠跟蹤其投資組合公司的進展,還將使外部利益相關者能夠跟蹤金融機構的進展,并就財務一致性和現實世界影響之間的聯系提供透明度。

六、SBTi后續關注重點 

SBTi認為,雖然金融部門在實現凈零排放方面發揮著與企業部門不同的作用,但即將出臺的標準將依據SBTi企業凈零排放標準并與之保持一致。作為標準開發過程的一部分,計劃進一步研究和咨詢以解決以下技術主題:

1.確定凈零排放定義如何適用于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因為它們影響和推動實體經濟減少的能力不同,以及如何在凈零排放目標的邊界內獲取不同類型的融資活動。

2.明確氣候解決方案在凈零排放目標中的作用,特別是它與指標、氣候解決方案融資率是否應與基于科學的情景掛鉤。

3.確定資產類別中的排放清除在有效平衡剩余排放方面的作用,并規定金融機構在其運營和融資活動中要求實現凈零排放的條件。

4.定義如何將金融機構凈零排放框架與實體經濟公司使用的企業目標設定路徑相結合。

SBTi金融機構凈零排放基礎草案(2021)要點.pdf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