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企業(組織)碳足跡評價標準

2014-10-11 20:33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企業的碳足跡評價通常又被稱為碳盤查,是指在定義的空間和時間邊界內進行碳足跡量化的過程,碳盤查的結果可以是只關注于溫室氣體排放源和信息的碳排放清單,也可以是一份完整的碳盤查報告用以公開碳排放。使用比較廣泛的企業(組織)碳盤查標準包括溫室氣體議定書(GHGProtocol)的系列標準和ISO 14064系列標準。GHG Protocol由WBCSD和WRI于2002年正式公告,宗旨是制定國際認可的企業溫室氣體核算與報告準則并推廣其應用。目前已被多個國際節能減排行動和包括殼牌、聯合利華、宜家、IBM、福特、索尼等在內的900多家企業采用。溫室氣體議定書由兩項獨立但相互聯系的準則組成:《溫室氣體議定書企業核算與報告準則》、《溫室氣體議定書企業碳足跡評價基本步驟:

       1、定義報告企業的組織邊界—組織邊界主要是從企業集團的角度著眼,涵蓋旗下子公司、轉投資公司、合資企業等各項擁有公司權益的獨立法人或非法人機構,并確定企業擁有哪些生產設施、辦公設施和場所等;

       2、定義直接和間接的能源消耗來源—GHG protocol企業標準中根據排放源不同將排放分成三個范圍,ISO14064分類與此類似。

       范圍1:直接溫室氣體排放出現在公司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例如公司持有或控制的鍋爐、熔爐、車輛等產生的燃燒排放;持有或控制的工藝設備生產化學品所產生的排放。

       范圍2:電力直接溫室氣體排放公司消耗的采購電力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采購電力的定義是通過采購或其他方式進入公司組織邊界的電力。范圍2的排放實際上出現在電力生產設施。

       范圍3: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屬于選擇性的報告類別。范圍3的排放是公司活動的結果,但不是由公司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例如提煉和生產采購的原料、運輸采購的燃料、以及使用出售的產品和服務。

        3、量化直接和間接的能源消耗 定義來源→選擇計算方法→收集數據和選擇排放因子→應用計算工具→將數據應用到企業層面。碳足跡計算的是一定時間內二氧化碳排放的總和,其他溫室氣體碳足跡計算需要換算為二氧化碳當量,用kgCO2e表示。二氧化碳當量是由某種溫室氣體的量乘以其全球變暖潛能(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得到。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Change,IPCC)制定了100年周期的GWP。通過檢測密度和流速直接測量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是普遍的做法。更多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具體設施或工藝的物質平衡或化學當量計算排放量。但是,最普遍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辦法是采用公布的排放因子。這些因子是經過計算得出的排放源溫室氣體排放量與代表性活動量度之間的比率。溫室氣體排放因用二氧化碳當量和相對單位活性來表示(kgCO2e/每單位輸入物)。根據活動數據和排放因子算出準確的排放量,需要用到碳足跡計算基本方程:特定活動一定時間段內使用的所有材料、消耗的能源和產生的廢物乘以排放因子。某個特定活動的碳足跡=活動數據(mass/volume/kWh/km)×排放因子(CO2e/單位)收集高質量的活動數據和選擇合適的排放因子往往是碳足跡量化的最大限制因素。在溫室氣體活動強度數據收集過程中,應盡量查詢是否有可重復核對的數據以作為對比,選取較正確的數據作為代表。

         4、選定基準年   確定基準年,將盤查的某年的排放量與之相比較。如果企業內部結構發生變化,基準年數據必須重新計算。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