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探索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發展之路

2014-3-17 23:21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 宋科

    上世紀末,一場旨在摒棄傳統的環境污染型經濟發展模式,轉而追求環境友好型可持續發展模式,深刻改變政府、企業和個人行為邏輯的綠色革命在全球范圍內興起。與此同時,金融部門根植于此模式轉換當中,將環境保護這一外生變量內生化,從而影響投融資決策,引導社會資源投向綠色產業與技術,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由此衍生的“綠色金融”同樣引起廣泛關注。

  從目標屬性來看,綠色金融是綠色產業與金融產業的基因耦合物,它將金融產業、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有效結合,在發展金融產業的同時追求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的雙重目標。從工具創新來看,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大致可以分為四類:綠色存貸、抵押貸款、信用卡、租賃以及車貸等專門服務于個人、家庭和中小微企業的零售銀行業務;項目金融、綠色證券、PE/VC、碳金融等公司和投資金融業務;政府引導基金、碳基金、環保基金、環保ETF等資產管理業務以及碳保險(放心保)、綠色保險等保險業務。從運營哲學來看,綠色金融發展需要兼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其產品和服務是典型的準公共物品,具有正外部性。實踐當中面臨著市場機制無法解決的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利益難以統一的難題。特別是在綠色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由于綠色產業較傳統產業的風險大而利潤小,以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和股東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商業金融缺乏足夠的動力進入此類產業。事實上,在由綠色金融、綠色產業與技術、綠色消費和綠色增長等四個核心環節組成的復雜的邏輯鏈條當中,綠色金融需要借助政府力量才可以更加快捷有效地實現資金供給方向資金需求方(綠色產業與技術)的讓渡,從而實現綠色投資創造綠色產品(綠色消費)。綠色消費與投資共同構成綠色經濟,推動綠色增長。不難看出,培育市場并逐步使其充當綠色金融發展決定性力量的政府作用,應當在全面構建現代綠色金融體系這樣一個長期性、系統性工程當中扮演重要角色。

  當前,我國綠色金融發展僅僅處于初始階段。在此階段,必須充分重視政府作用,統籌兼顧、全面協調、漸進有序,努力探索出一條綠色金融發展一般規律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金融發展之路。

  一是發揮綠色金融的先導性作用。在經濟發展的不同時期,金融發展存在“供給領先”和“需求追隨”兩種模式。在綠色金融發展的初期,應當采取“供給領先”型發展模式,充分重視其先導性作用,鼓勵金融部門通過適度超前的金融服務和產品供給來引導綠色產業發展。

  二是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搭配。加強財稅政策、貨幣政策、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等一攬子政策的協調與配合,為綠色金融發展創建良好的政策環境。在用好用足財政補貼、轉移支付、稅收優惠等財稅政策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再貸款、再貼現、利率、存款準備金率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在支持綠色金融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加強窗口指導,使金融機構將有效控制“兩高一低”行業的過快增長、全面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推動綠色產業發展與技術進步等納入信貸決策體系當中,切實發揮信貸政策的結構性作用,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從戰略高度推進綠色信貸,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綠色經濟支持,防范環境和社會風險。制定以支持綠色經濟發展為導向的產業政策,大力推動綠色產業發展,限制和轉移環境污染型產業。

  三是優化綠色金融機構的分工合作。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商業性金融機構、類金融機構以及專業中介機構的互補優勢,建立完整的綠色金融機構體系。通過鼓勵或者新設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方式,加大力度提供綠色經濟增長所必需但商業性金融機構又不愿介入的中長期資金。鼓勵商業性金融機構采用市場化原則,根據自身實際提供個性化的金融產品與服務,為綠色經濟增長提供全方位、可持續的資金支持。鼓勵小貸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等類金融機構參與綠色經濟,不斷拓寬個人、家庭和小企業的融資渠道。充分挖掘互聯網金融在支付結算、融資、投資理財保險等方面的創新優勢,大力培育信用評級、資產管理、經紀咨詢、登記結算等與綠色金融相關的專業中介機構,為綠色經濟增長提供個性化專業服務。

  四是加強綠色金融市場和平臺建設。為綠色產業發行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等創造便利條件,引導資金更多投向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產業。鼓勵各級政府發起成立綠色引導基金、專業投資基金等,重點支持綠色產業的發展。例如,德國碳基金由德國政府與德國復興信貸銀行共同設立,由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管理,日本碳基金由31家私企和兩家政策性銀行共同設立。而2011年泰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批準新設的碳基金,主要投資清潔能源項目和從事碳交易等,同樣有政府資本參與。大力發展碳交易等各類綠色產品或衍生品交易市場,通過金融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調整不同經濟主體利益,有效落實環境保護和技術創新目標。

  五是發揮政府投資的杠桿效應。政府提供的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具有較強的示范性作用,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撬動國內外私人資本投資于綠色產業與技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一項研究發現,政府投資于氣候變化的資金可以引發5至15倍的私人投資,具有較強的杠桿效應。此外,政府還可以通過持續的政府采購、投資于綠色基礎設施等方式直接推動綠色增長。

  六是完善綠色金融發展體制機制。健全現行法律法規體系,為綠色金融發展提供制度保障。探索環境保護與金融管理等部門信息溝通和共享機制,理順跨部門行政管理體制。例如,韓國于2009年設立的跨部門政府組織——綠色增長委員會,主要從事綠色增長相關的政策制定與協調。建立科學合理的綠色金融產品與服務標準體系與評價體系,并建立與此相適應的激勵機制。(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所長助理)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