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歐盟可能施壓中國于2025年達碳排放峰值

2014-11-24 10:09 來源: 中國日報

新上任的歐洲議會對華關系代表團團長Jo Leinen在與《中國日報》的專訪中稱歐盟或將再施壓,促中國加大減排力度并承諾碳排放量于2025達到峰值。

就在采訪后一天,中國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參加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并訪華期間達成共識,在北京共同宣布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根據兩方協定,美國大刀闊斧信誓承諾,至2025年其排放量將較2005年減少26-28%;中國亦將負重盡全力節能減排:2030年可再生能源比重將占基礎能源總耗的五分之一,并于2030年左右實現碳排放達到峰值。

消息一出,歐洲政策制定者們,一方面熱忱歡迎中美的努力,另一方面仍孜孜期盼中方能拔山扛鼎提前到達排量峰年。

2009年丹麥哥本哈根,彼時正司職歐洲議會環境委員會主席的Jo Leinen,率團進駐聯合國氣候大會參與談判。五年后,這位布魯塞爾著名的環境“推手”在議會執掌中歐關系主持歐盟對華事務。他直言中歐氣候環保理可更進一竿:各自再加減排力度。“布魯塞爾確有傳言,期待中國可在2025年迎來碳排放峰年。”

近幾月來,歐洲為抗擊環境惡化所作的努力的確轂擊肩摩。上月,歐盟出臺法定減排目標,要求28名成員國總碳排放量2030年較1990年時值削減四成。“大家(所有國家)都該付諸全力提升減排目標,歐盟更應竭盡所能。”對早早表態的布魯塞爾,Jo Leinen仍舊希望歐盟能克己復禮再作傾注。

Leinen苦口婆心所示的“大家”,勢必旨在以歐美日為代表的老牌發達經濟體與由中國牽頭的新興工業化國家戮力同心。一面力促中國再下決心制定更氣壯山河的環保策略,而另一邊,他也認可中國數年來茹苦含辛的不懈改變。“在全球氣候環境議題上,中國越發坦誠直率。已有跡象表明中國領導層愿明年在巴黎談及這個時間(碳排量峰年承諾)問題。”

“若能敲定峰值年份,必將極大有利全球扼制氣候變化。因為中國峰年的不確定性,也將把共建全球環保體系推入疑團。故這個峰年若能上桌,實在是好。”當被問及理想中的中國“峰年”究竟還須幾載時,Leinen脫口而出:“2030太晚,必須更早些。”

Leinen坦誠,事實上布魯塞爾最鐘意的節點是2020年。中國計劃2030年,歐洲期望2020年,折中辦法是中國碳排放在2020-2030年之間達到峰值。同時,他也承認歐盟2030年排量比1990年時水平減低40%的目標有待提高,“這還不足以穩定全球變暖趨勢。”

不過,歐盟并非已出絕地,根據聯盟決策機制,歐盟仍有機會“彌補”。“我想我們可以做更多。代表歐盟國家的歐洲理事會表決時,有回顧條款環節。到2020年,我們可以重溫這些目標,并加以改善。”

Leinen的提點,不禁令人浮現:不知歐盟法案起草者們是否在當初制定目標時就一樣想到了這條“退路”?

除了歐洲理事會有權力屆時檢視這些目標,他介紹稱歐洲議會也可以向成員國施壓,制定更嚴格的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及提高能源利用率目標。然而,自2008年全球經濟衰退以來,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這些經濟尚有困難的成員國們,在缺少一份全球統一的法定協定下,依舊對環境議題“野心勃勃”。

“如果在巴黎,中美這樣的碳排放大國,能達成共同的努力目標,我想說: 歐洲也準備好了付諸更多行動, ”Leinen表示,“但單方面來說,若中美無法攜手領頭,我擔心歐盟內部,是否還能堅原先的政治意愿(加大環保力度)。” 他指出歐盟需要包括中美在內的其他世界主要經濟體一起積極應和歐盟的響應。

談起中歐間的氣候合作,Leinen深感欣慰中歐間已建立諸多環保項目,包括科技轉移、電力發電、交通運輸,以及取暖制冷等。但著眼未來更嚴峻的挑戰,Leinen寄望于中歐雙方同舟共濟再接再厲。“這種密集的合作還要再加強。我希望下屆中歐峰會能聚焦關注可持續發展,尤其是氣候變化、環境保護議題。”

再論自己對中國的印象,Leinen評價稱:“中國有兩張 臉 :一新一舊。中國雖處在從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轉型期中,但很顯然,中國已經有一個清楚的戰略,要將未來的中國建成一個清潔、環保、綠色的國家。中國的綠色產業、綠色城市不僅會為本國帶來巨大益處,全世界都將受益。我想這是所有人都最歡迎的。中國的責任一直以來都不限于其自身領土范圍內。”

他呼吁中歐啟動碳交易合作,通過創造市場競爭機制遏制碳排放增量。中國未來6年的大規模城鎮化是否能走新型可持續道路,Leinen尤為關注:“30年前建造的那些城市,更像是世界上很多不環保城市的復本,很多都不利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同時,中國在交通運輸、能源生產、城市基礎建設方面仍須向更現代化的發展模式轉變。

盡管挑戰重重,Leinen對中國未來的轉型持有信心,他十分贊賞中國大規模投資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等規劃。

而說到中國對他所在的歐洲議會存在“印象不佳”問題時,Leinen毫不避諱,認同公眾“不佳”的說法。“但我們也一直在努力改進我們的形象。” 歐洲議會最大的特點便是它的多樣化。“這里(議會)匯聚了28個成員國的65個不同政黨,有超過700名代表不同群體的議會議員。因利益、觀點大相徑庭,從外面看來,議會的確復雜難懂。”

在解釋為何有些議員對華態度友好而有些則偏激極端時,Leinen分析道,歐洲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人的根本權利這一理念,在很多歐洲國家存有根生地固的歷史根基。一些側重關注中國人權問題的歐洲國家便會對中國頗有批評。而另一些歐洲國家則更多看到中國經濟發展成就。“這取決于你如何看待中國。你看到了中國的哪一面。如果你看到經濟發展,你必定充滿希望;如果你只看政治本身,你又覺得不妥。”

不同國家議員的不同意見導向,也造成了議會對華關系存在一定分裂。作為新晉對華關系代表團團長,Leinen表示,他將在他在任期間,努力改善并大力推動議會與中國的關系與聯系。

“我會盡力締造中國與歐洲之間更多的相互理解、認可,尤其是關于我們的不同政治、文化體系,以此來應對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

他總結道,中歐之間的關系存在很強的互補性,在經濟發展,以及其他重要領域都能很好合作,雙方在環保、自由貿易、航空航天政策都有無窮合作潛力與空間。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