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至20日,第三屆可持續建筑與結構國際會議(ICSBS2023)在西交利物浦大學舉辦。會議以“邁向
碳中和的未來”為主題,旨在廣泛探討土木、城市及建設建筑領域的最新學術與工程教育進展,期望向未來碳中和的人居環境邁進。
本次大會為期4天,涵蓋了7場主旨演講、6個平行會議、70場論文宣講、兩個工作坊和一個中文
論壇,來自中外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機構等的知名學者和行業精英共同探討了行業動態與未來發展的相關議題。其中,論壇聚焦行業前沿需求與未來發展,主題包括但不限于先進材料與結構、可持續建筑工程與設計、智能建造與管理、城市化與建筑設計、循環經濟、工科教學與可持續發展。兩個互動工作坊,主題包括竹張力平衡結構和可持續綠色建筑,為參與者提供與可持續建筑和結構相關的寶貴見解和實踐經驗。
在開幕儀式現場,西交利物浦大學副校長阮周林、蘇州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總工程師錢毓靜、西浦設計學院院長Konstantinos Papadikis發表致辭。
阮周林表示,可持續發展是貫穿西浦的教育和研究的主題,西浦通過學術活動和外部合作,積極參與和可持續發展有關的教育項目,“通過本次會議,我們希望與中國和世界各地更多的大學、企業等進行合作,共同促進可持續建筑和結構的教育研究實踐,同時也希望這次會議能夠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持久和積極的影響”。
據悉,本次會議由西交利物浦大學主辦,由英國利物浦大學、蘇州科技大學、西浦城市與環境校級研究中心、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學會、筑譽建筑聯合會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