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在2023年世界設計之都大會(WDCC)媒體日上,小紅書宣布,其旗下的小杭坑生態營地,獲得了由中國質量
認證中心認證的
碳中和證書,成為國內第一個碳中和營地。
近年來,ESG成為企業長期發展重點關注的新趨勢。其理念高度契合我國綠色發展、碳達峰碳中和、現代化治理等發展要求,以及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長遠目標。作為民營企業,小紅書主動從線上走入線下,承擔社會責任,深入踐行ESG理念,促進當地文旅產業發展。
2022年6月,小紅書與
浙江省安吉縣達成戰略合作,在安吉孝豐鎮夏陽村落地首個線下文旅振興樣板地-小杭坑生態營地,并以社會型企業的可持續理念,構建兼顧商業與社會價值的文旅產品,讓當地村民和村集體獲得收益,也讓更多的人享受高品質鄉村生活。
過去,由于無限制的露營活動,小杭坑所在地曾是一片被垃圾充斥的草場,當地夏陽村的村民足足運走了57車垃圾,才開辟出一片露營地。可由于缺乏現代文旅度假服務經驗,村民只能通過收取80元門票創收,且缺乏配套設施,得到了不少負面評價,亟需專業團隊的支持。
成為運營方后,小紅書則致力于將先進的運營模式、自然的生活方式和當地的文旅特色融合。團隊先后規劃出了三塊營地,以線上流量帶動營地客流,為用戶提供集合輕量化的自然住宿體驗、原生態當地美食和達人共創興趣體驗的一站式營地服務。
在這里,都市人可以在徒步、露營、騎行里尋找內心的平靜,也可以跟著員工、博主參加觀星、調酒、飛盤等體驗活動。營地還結合了當地文化、生活場景做了特色產業建設,從當地特色菜式,到安吉代表性的白茶、竹編技藝,都被納入了營地的體驗。
從ESG的理念出發,這塊生態營地,不只是一個有趣的鄉村生活方式俱樂部,更處處融入了綠色環保、生態共棲的理念。在將草場改造生態營地時,小杭坑尊重原有場地風貌,基本使用綠色原料、盡量減少一次性用品對環境的影響。這里也采用生態廁所、綠色電能、再回收裝置等,倡導綠色可循環模式。取之自然,用之自然,在小杭坑,綠水青山歸來仍是綠水青山。
作為公益性項目,小杭坑的最終目的是促進鄉村振興、村民富裕。達成戰略合作之后,小杭坑每年支付村集體土地租金,并另外承諾每年的保底營業收入分紅。此外,村民自家種植的特產也可以通過營地市集售賣,用“三產”旅游業帶動“一產”發展。
運營一年后,小杭坑的月均曝光量增長到了1000萬以上,其帳篷住宿產品客單價也從80元提升到了2000元。這不僅幫助當地村民實現了高附加值旅游產業的發展,還吸引本地年輕人才回流,外地人才慕名前來,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空心村
問題”。
過去,村里缺乏良好的支柱性產業,無法提供長期穩定的就業機會。小杭坑則堅持優先在當地雇傭原則,幫助村民解決就業問題,并為員工提供專業技能培訓,目前已經實現項目在本地員工人數占比超過一半。
當地村里的90后大學生鮑鮑,現在成了小杭坑1號營地的負責人,既找到了本地的高薪就業工作,也能為家鄉的文旅建設出力。近70歲的鮑叔,在夏陽村待了一輩子,現在已經是整個營地里最會搭帳篷的人。還有客房阿姨和餐廳阿姨們,她們不僅在這里獲得了一份工作,還學會了插花、拍照、泡咖啡,為生活平添了許多詩意。
游客紛至沓來,村里原有的小店也成了備受青睞的打卡地。這也調動了村民創業的積極性,在村里開起了咖啡廳、漢堡店等,接待遠道而來的客人,也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如今,營地年度累計接待游客10萬余人,村民年均增收超2萬元,旅游收入突破800萬元,同比增長近一倍。值得一提的是,小杭坑所有的收益也都用于項目的再開發。
在此次媒體日上,小紅書也正式發布了其線下文旅品牌“微拂”,品牌定位即興鄉野、輕量化度假,以在地共生、自然共益的方式,打造輕量化度假產品,并和地方文旅持續深度合作,助力社會公益與文旅經濟。
未來,“微拂”會繼續將小杭坑的經驗復用到更多文旅項目里,通過線上線下聯動,依托生活方式鏈接城市和鄉村,繼續幫助村民在地就業,拓寬農旅產品銷售渠道,實現對環境的保護與村民和在地文化的持續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