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全國碳達峰、
碳中和,需要工業部門的盡早達峰和深度減 排。工業部門實現盡早達峰和深度
減排,首先是繼續推進工業
節能, 大幅度提高
電力化水平。同時由于不少工業產品的生產工藝仍需要化石能源作為原材料和工藝用材料,這些行業被稱作難以減排的行業,推進這些行業的深度減排的選擇有兩個,使用CCS技術,或者進行工藝技術的變革,采用不排放溫室氣體的技術,目前討論最多的是氫基工業,即利用綠氫替代化石能源作為原料或者工藝用材料。
工業行業節能重點應為高耗能產業的工藝技術節能、電機節能,以及創新工藝節能。工業部門電力化主要體現在現有用熱生產工藝的熱源提供,采用電熱鍋爐的方式。由于大氣污染治理,工業鍋爐小于35噸額定蒸發量已經逐漸需要更改成電熱鍋爐。一般情況下, 近期應對大氣污染治理的措施也包括建立產業園清潔能源中心,用大鍋爐替代小型鍋爐。因此,長期來講,工業供熱需要電力化是一個相對成本較高的措施。另外,有一些工藝用能源,可以改成電熱方式。
對于難以減排的工業,如
鋼鐵制造、
水泥制造、
化工等,需要在近期開始準備工藝的技術創新,為長期的氫基產業技術轉型做出準備。
目前,高耗能工業占工業能耗的70%,占工業煤耗的92%。“十四五”期間推進工業節能、能源替代以減少煤炭消費量、提高電力化水平,以使工業在2025年前碳達峰。到2050年,工業終端能源中, 電力和氫可以占到58%,化石能源占36%,其中10%為原料。工業部門電力化,以及使用CCS和氫基生產工藝,工業可以在2050年實現近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