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關注的話題。
從21世紀初開始,以
浙江農林大學教授周國模為代表的專家團隊,一直致力于林業
碳匯的研究和實踐,為緩解氣候變化提供技術保障。2022年9月,該校成立國內首個
碳中和學院——浙江農林大學碳中和學院。
碳中和學院充分發揮學科專業優勢,通過發布首個“以竹代塑”標準、開展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為各種農產品貼上
碳標簽等舉措,全面服務碳中和碳達峰,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智慧力量。
首個“以竹代塑”標準發布
2023年8月16日,浙江省安吉縣舉辦國際(安吉)“以竹代塑”創新大會暨竹產品推廣對接活動。
會上發布《“以竹代塑”產品分類分級》。這是國內外首個針對“以竹代塑”產品進行分類分級的標準。
作為標準的主要起草人,周國模介紹,標準圍繞“以竹代塑”產品的碳
減排效應和塑料污染的減量程度,構建了“替代減排率”“材料替代率”和“產品更新比例”三類評價指標,并運用熵值法科學確定各指標權重,運用自然斷點分級法對“以竹代塑”產品的綜合效應進行等級劃分。
周國模說,從已有產品應用標準的結果來看,分級模型能夠對“以竹代塑”產品進行精準量化、合理分級,很好地評價“以竹代塑”產品的綜合環境效應。
《“以竹代塑”產品分類分級》標準的發布和實施,有助于政府制定“以竹代塑”產業發展的支持
政策和措施,推動企業創新低碳技術,開發出多樣化“以竹代塑”替代產品,有利于引領綠色消費行為,減少消費者對塑料制品的使用。
開展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
外業調查、數據收集、指標確定、數據核算、專題圖制作、成果撰寫……碳中和學院“綠色共富”暑期社會實踐團的研究生,在導師王懿祥教授的指導下,紛紛在各地開展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
王懿祥說,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就是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是衡量一個地區在一定時間內,生態系統為人類福祉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的最終產品與服務價值的總和,主要包括生態系統提供的物質產品價值、調節服務價值、文化服務價值3個方面。GEP將生態系統產品和服務價值進行計量,可為國家或地區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制定提供數據支撐,發揮著與國內生產總值(GDP)同等重要的作用。
暑期,社會實踐團活躍在浙江各地。在溫州市泰順縣,學生針對不同區域、不同植被類型開展外業調查和樣品采集;在衢州市柯城區、紹興市新昌縣,師生進行全方位GEP核算,幫助鄉鎮摸清生態家底;在溫州市泰順縣,學生們通過多方位實地調研,切實了解到GEP核算與轉化項目推進中各方痛點和難點,并通過交流研討、多方協調,促使GEP核算項目穩步推進。
王懿祥表示,開展GEP核算與轉化可以幫助各地科學核算生態系統生產總值,結合鄉鎮需求發揮當地生態優勢特色設計綠色共富項目,為更好地助力“兩山”轉化貢獻科技力量。
陽光玫瑰葡萄貼上碳標簽
王懿祥曾在林果產品碳標簽開發方面探索出不少成功案例。陽光玫瑰葡萄碳標簽正是在他的帶領下完成的。
浙江嘉興葡萄種植面積大,其中陽光玫瑰葡萄產量大、經濟效益高、
市場認可度高。2022年8月,綠江葡萄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朱屹峰帶領種植戶成功生產出第一批貼有碳標簽的低碳陽光玫瑰葡萄。2023年,他把種植面積從100畝擴大到500畝。
一張小小的碳標簽背后承載著先進的種植理念、高科技的種植手段,以及種植戶凝聚的心血。低碳產品不僅是全種植過程低碳,也意味著產品品質、口感、安全性都更加優質。
王懿祥團隊梳理了建園、農事管理、果穗套袋、采摘、包裝、
運輸、廢棄物處理等過程,并對其中涉及的41個作業流程、72個原料投入及運輸等所產生的
碳排放量通過建模核算,精準測算陽光玫瑰葡萄全生命周期內的“
碳足跡”,每公斤葡萄會產生0.824公斤二氧化碳,相當于日常家電大約1度電的碳排放量。
“具體來說,在施肥方面,從傳統的化肥改用有機肥,不僅減少了化肥用量,還提升了葡萄的口味;在灌溉方面,從普灌改為滴灌或噴灌,實現灌溉尾水零排放,節約電費,減少水環境污染;在包裝方面,從易產生白色污染的泡沫箱子改為塑料筐,可重復利用,達到環保減碳作用。”王懿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