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鄭重承諾:“二氧化
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雙碳”目標的提出彰顯了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使命與擔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擼起袖子加油干”。然而,步子邁的太大太急,反而讓產業發展陷入混亂,過猶不及,得不償失。因此,在雙碳工作中,我們要把握好“破”與“立”的分寸,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推動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
雙碳工作中的破,是減法,要求我們要拿出魄力,真抓實干,不能空喊口號,而不行動。要認識到高耗能項目是不可持續的,是犧牲了長遠的發展而只獲取眼前經濟利益的短視行為,需要我們下定決心,積極落實,做出實際行動。讓減碳理念內化于心,進而外化于行。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完善減污降碳,
節能減排激勵約束
政策,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雙碳工作中的立,是加法,要求我們尊重事物發展的規律。要有長遠的眼光,在短期利益與長期價值之間學會抉擇,不能被暫時的經濟利益沖昏了頭腦,盲目上馬一些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的項目。也不能蜂擁而上,上馬一些不適合當地具體情況的項目,導致水土不服,項目流產,勞民傷財。而是要因地制宜,仔細調研,找出地方獨特優勢,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提高自己的區域競爭力。要探索出適合當地情況的法律規章,流程制度,監管措施。“立”是根本,以“立”為前提的“破”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破”,才是推動人類社會更好發展的“破
在做好雙碳工作中的同時,我們要注意把握好破與立的尺度。對于已經存在的一些煤電、
鋼鐵、
石化等高耗能的項目,曾經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直到今天也牽扯到千萬個人的就業,關系著無數家庭的幸福燈火。因此,在新舊動能轉化的時候,要注意柔性調整,不能一刀切的暴力關停。否則,會導致千萬人的失業,地區經濟的下滑,也會深深的傷害民眾和企業的感情。可以通過優化企業內部管理,引進先進生產技術,逐步的做出調整,探索新型的發展模式,實現企業逐步轉型。這是一個動態的,漫長的過程,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變。因此,我們要存在一份耐心,既要“瞻前”,審慎思考新的綠色低碳項目,又要“顧后”,保住多年發展來之不易的成果。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我們要處理好“破”與“立”的關系,扎實地推進“雙碳”工作,共同建設好我們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