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
石化早在2020年就開始計算
碳排放,并于2021年實現碳達峰,力爭在2040年實現
碳中和目標。李嘉說,“我們為此制定了多種應對策略,包括創新低碳產品、為客戶全程提供
碳足跡、工廠2040年實現碳中和、成立低碳供應商聯盟、披露ESG報告,以及參與低碳公益活動等。”
李嘉解釋道,統一石化能夠參加COP28分享經驗,首先是可持續發展策略與自身業務吻合度特別高;其次,在減碳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最后,減碳路線圖非常清晰。“當前降低全球碳排放已經成為共識,大家都在探討如何通過共同協作和努力來實現這一目標。”
“我們目前推出的‘共創計劃’,就是希望通過打造全產業鏈減碳體系,共同實現‘雙碳’目標。”統一石化CEO李嘉表示,以供應商為例,價格已經不再是最重要的考量,如果不符合減碳標準將會被剔除出我們的采購體系,這也倒逼其在可持續發展和綠色減碳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統一石化CEO李嘉 姜智文/攝
作為較早展開減碳行動的石化企業,統一石化近期喜訊不斷,先是受邀參加第二十八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分享低碳經驗,隨后又馬不停蹄召開了可持續發展者大會。近日,李嘉接受了中國經濟網記者的采訪,就統一石化的“雙碳”思考和行動,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加以詳細解讀。
204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據李嘉介紹,統一石化成立于1993年,經過四段歷史變革,于2021年作為央企控股公司通過上市交易,實現從民營企業到央企上市公司的轉變。“自公司上市以來,我們就制定了新的發展策略,就是現在的低碳戰略。”
“國家制定的雙碳目標是‘3060’,既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李嘉表示,統一石化早在2020年就開始計算碳排放,并于2021年實現碳達峰,力爭在204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為實現這一目標,統一石化制定了多種應對策略。“包括創新低碳產品、為客戶全程提供碳足跡、工廠2040年實現碳中和、成立低碳供應商聯盟、披露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報告,以及參與低碳公益活動等手段。”李嘉說。
對于ESG治理體系,李嘉展示了包括產品碳足跡ISO 14067和可持續采購ISO 20400
認證等多張國際認證證書。他說,“統一石化所有低碳產品上所標示的每一個數據都可溯源,每一個標簽的背后都離不開國際認證的嚴格監督。”
目前,統一石化在減碳方面已經取得一定成果。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統一石化累計減碳91760噸,相當于4170909成年樹的吸碳量,或一年減少33985輛燃油車上路。李嘉強調,“我們把產品減碳量印在包裝上,就是讓消費者在減碳項目中有參與感和價值感。”
在李嘉看來,公司在制定低碳策略時,一定要與自身的戰略和業務統一,并能實現盈利,這樣才具有可持續性。“推出低碳產品時,我們要考慮兼顧產品質量和成本
問題,否則虧本做生意客戶不會買賬。”
“推出低碳產品,研發能力先行。”李嘉介紹道,我們投入1.4億元建立低碳新能源研發中心,目前有46個經濟實體和56個實驗室互認,產出了71個高新技術成果,得到國內外多家知名廠商的認可。
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其設計邏輯與燃油車有很大不同,基本不會用到潤滑油,但其三電系統(電池、電池和電控)在運行期間會產生較多熱量,需使用大量冷卻液降溫,甚至超過了潤滑油的使用量,因此也肩負減碳任務。”李嘉指出,我們還量產了全兼容的低碳剎車油,可以適用純電動和燃油等多種動力車型。
談及2024年
市場走勢,統一石化認為,未來市場上潤滑油/脂會有低碳和非低碳兩類需求。在冷卻液領域未來也會有燃油車、新能源兩種需求。“經過近三年的準備,預計自2024年開始的低碳潤滑油、新能源冷卻液市場,統一都有機會成為領軍者。”
統一石化部分產品 姜智文/攝
打造全產業鏈減碳體系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統一石化在減碳方面的成果獲得多方認可,“相關機構在尋找減碳案例的時候發現,統一石化行動比較實際,也是在‘雙碳’道路上走在前列的企業,就邀請我們參加COP28分享經驗。”李嘉說。
李嘉解釋道,統一石化首先是可持續發展策略與自身業務吻合度特別高;其次,在減碳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最后,減碳路線圖非常清晰。“當前降低全球碳排放已經成為共識,大家都在探討如何通過共同協作和努力來實現這一目標。”
近年來,統一石化陸續完成低碳原料采購、綠色智能工廠、低碳產品研發、
碳資產管理等全產業鏈低碳系統布局,通過選擇可持續的原料供應商和新型環保材料,減少上游采購活動的溫室氣體排放,推動供應商開展碳排放
第三方檢測,提供碳
減排數據,建立低碳原料可追溯體系。
統一石化認為,技術驅動比機制驅動更能促進碳中和早日到來。憑借成熟的減碳技術和去塑手段,低碳產品解決方案全面覆蓋工業、工程機械與礦業、商用車、乘用車、高鐵、農業機械、船舶、摩托車、新能源九大領域。
以產品為例,統一石化當前推出了生物基發動機油ESCO SP 0W-20,生物基含量為89%,其源于可再生的農業原料,可替代傳統石油衍生產品。據李嘉介紹,“目前產品主要受限于原材料供應,我們正在和供應商協作改進,爭取早日實現大規模量產,達到減碳的目的。”
在產品包裝方面,目前統一石化推出液態包裝,從塑料桶變成紙盒加塑料袋,可以節省70%的塑料使用。“我們從產品的設計階段,就在思考如何能更容易回收和利用,最終實現全生命周期的減碳”,李嘉說。
此外,統一石化面向渠道探索可持續發展新模式。在統一可持續發展大會上,內部稱之為“低碳門店”的統一智能回收網絡系統正式推出。在店內,通過推廣低碳產品,分享低碳知識,使用智能廢油回收裝備等一系列新式推廣服務,提升用戶、渠道對低碳產品的銷售體驗。
“在這條共‘碳’未來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上,快速增長的同時,經銷商利益安全是基礎。”據李嘉透露,明年統一石化將投入1000家低碳門店,并將開啟具備廢油回收功能的綠色門店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