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原市入選25個首批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在太原市政府新聞辦日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太原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
碳中和工作實施方案》發布,提出了碳達峰碳中和階段性主要目標。
《實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太原市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初步形成,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5%,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5%,二氧化
碳排放力爭比2020年下降18.5%;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4%,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總裝機力爭達到23%左右,發電量占比達到10%以上,森林覆蓋率力爭比2020年提高2.5個百分點,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奠定堅實基礎。
到2030年,太原市資源型經濟轉型任務基本完成,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重點耗能行業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量力爭達到峰值。到2060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和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全面建立,整體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大幅提升。
據介紹,2016年至2022年,太原市共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16家,綠色設計產品5個,綠色工業園區1個,綠色管理供應鏈企業1家。依托清徐精細
化工循環產業園,構建起完整的循環產業體系;積極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焦化行業全面進入“7米時代”;全面落實新能源汽車停車費減免、通行便利、路權保障等支持
政策,截至2023年10月底,新能源汽車推廣量突破12萬輛。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擴量提速,5G建設質量和速度位列全國第一方陣。截至目前,累計開通5G基站16286個,實現城區、鄉鎮5G網絡全面覆蓋,重點行政村基本覆蓋,重點場景深度覆蓋。成功入選全國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加速構建工業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的良好生態。
能源是碳達峰碳中和的重點領域,下一步,太原市將以積極發展新能源為新方向,以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為著力點,不斷推動能源領域
節能降碳,助力碳達峰碳中和實現。
加快煤炭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全力挖掘煤礦生產潛力,有序推進產能核增,加快建設煤礦進度,多措并舉提升煤炭兜底保障能力。加快煤炭產業數字化改造,引導煤炭企業實施電機等重點用能設備更新升級,因地制宜推廣充填開采、保水開采等綠色開采技術,進一步擴大煤炭綠色開采試點范圍。
推動新能源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創新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投資建設模式,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開發并舉,擴大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開發規模,持續擴大全市新能源裝機規模。積極推進杏花嶺區、清徐整縣屋頂光伏試點,探索布局地熱能、生物質能資源利用,加快太原(古交)抽水蓄能項目前期手續,加快古交市100MW獨立儲能電站等儲能項目建設,積極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試點建設,提升
電力系統綜合調節能力,推動清潔電力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提高清潔低碳能源供給能力。
持續提升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水平。統籌煤電規模發展和保供調峰功能,開展煤電項目“上大壓小”,推進國能太一熱電2×1000MW退城進郊熱電聯產項目。深入推進煤電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有序實施在役煤電機組“三改聯動”,優化煤電供給結構。加快布局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提升終端電能替代。嚴格落實能耗“雙控”制度,加快重點領域降碳提效,統籌推進煤炭消費減量工作,鞏固清潔取暖成果,推動用能方式綠色轉型,促進全市能源消費結構向清潔低碳加快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