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雙碳”熱度延續

2024-3-8 14:45 來源: 中國化工報 |作者: 王鵬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提升碳排放統計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擴大全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在能源轉型進程加速的背景下,與“雙碳”相關的話題也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熱詞。

  熱詞一:綠電

  開年以來,我國綠電市場化進程明顯提速,多地綠電交易報出“開年紅”,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促進綠電使用和國際互認”,再次將綠電推向公眾視野。

  “全球低碳轉型加速,綠電替代成為重要降碳手段。”全國政協委員、中海煉化大榭石化副董事長王志良在《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電抵扣碳排放機制的建議》中指出,我國目前尚未建立全國性綠電抵扣碳排放機制。從國內看,企業購買綠電須支付綠色溢價,但無法獲得國家對企業碳排放抵扣的認證,將對企業購買綠電積極性產生較大影響。從國外看,國際貿易綠色壁壘持續加高,企業對綠電的購買需求不斷提升,但國際上對綠電環境價值的唯一性也有越來越高的要求。綠電環境價值重復計算問題將影響我國綠電的國際認可度。因此,需加快建立健全綠電抵扣碳排放機制。

  為此,他提出三項建議:一是加快出臺綠電抵扣碳排放政策,從碳排放統計角度制定消費主體購買綠電抵扣碳排放制度,從全國及試點碳市場角度制定控排企業購買綠電折算碳排放履約制度。二是加快發布將綠電交易對應電量排除的電網排放因子,有效提升我國綠電國際認可度。三是從更高層面進一步加強部委間統籌協調,研究成立專題聯合工作小組,引入該領域外部權威專家,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加快解決政策出臺涉及的相關問題。

  全國政協常委、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也聚焦綠證綠電市場機制建言獻策。他表示,2023年三部門聯合印發通知,明確將分布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項目納入綠證核發體系。但因戶用光伏參與綠證綠電交易存在綠證申領障礙、數據計量和統計體系不健全、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未能發揮其最大作用。

  他由此提出建議,強化跨省跨區電能交易的頂層設計,建立包含跨省跨區電力市場在內的統一市場體系,完善可再生能源發電參與跨省跨區市場交易的機制。此外,他還就進一步優化綠證核發及交易機制、加快完善綠證核發監測和計量體系、完善分布式電站綠電交易機制、加快推進電碳市場互通互認等方面提出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認為,我國綠電交易機制中,減排效益存在多重計算的問題。綠電的減排價值未得到準確反映,不利于我國綠電綠證市場發展,也給出口型企業應對歐盟“碳關稅”帶來挑戰。為此,他建議加快完善綠電交易機制,避免出現同一項目同時獲得多種環境權益的問題,消除綠電環境屬性“雙重計算”問題,提升中國綠證的國際認可度;加大力度在資源富集區域開展符合國際規范要求的綠電交易試點。

  熱詞二:清潔能源

  要實現“雙碳”目標,清潔能源是關鍵。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兩會期間,氫能、綠色甲醇、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也成為代表委員們提及的“高頻詞”。

  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美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錦龍就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建議。他指出,我國氫能產業發展尚處于初期,推進過程中仍存在氫能尚未實質納入能源體系、基礎設施發展相對滯后、碳減排方法學體系未成型等問題,需將行業卡點、堵點逐步解決。

  為此,他從四方面提出針對性建議:一是部門聯動,完善政策法規配套措施。加強政策和產業統籌,推動氫能融入國家能源體系,探索氫氣作為能源產品管理的機制和要求,試點突破對于分布式制氫、制加氫一體站、氫能叉車應用等氫能供應、應用項目的準入瓶頸。二是拓寬場景,加快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建議國家層面明確加氫站的主管部門,制定全國統一的制氫項目、儲運設施、加氫站、制加氫一體站等設施的規劃建設和審批辦法及流程,加快建設和提升商業化運營能力。三是創新引領,加大氫能多元示范應用。建議在目前五大氫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群示范基礎上,結合跨城際、城鎮、城鄉、港口的物流配送、客運等典型應用場景需求,拓寬應用示范區域和場景范圍;引導和鼓勵氫能在非道路車輛、電力、儲能、船舶等新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應用。四是開放共贏,構建氫能減碳交易體系。廣泛開展各國氫能產業交流合作,探索建立接軌國際的氫能標準體系;以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規模化應用為基礎,加快建立氫能在交通等領域碳減排核算方法體系;從國家層面組織開展氫能領域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方法學研究。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乃文就綠色甲醇產業發展提出建議。

  “綠色甲醇是一種碳中性或負碳排放的清潔能源,對能源、化工等領域實現脫碳目標具有重要作用。”張乃文表示,國內多家企業特別是國(央)企正積極開拓綠色甲醇產業鏈。但從整體上看,我國綠色甲醇產業處于發展初期,缺乏統一、清晰的認證標準,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與國際的接軌。

  張乃文建議,由政府部門牽頭,組建生物質能、化學化工、環境科學、能源經濟等領域專家團隊,共同推進國家級綠色甲醇認證標準體系建設。要跟蹤了解國際上綠色甲醇相關標準和指導文件,根據國內外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確定我國綠色甲醇的定義邊界,明確全生命周期內不同階段的能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要求及環保性能指標,并構建相應的評價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九洲集團董事長李寅圍繞發展生物質能提出議案。他表示,歐盟“碳關稅”覆蓋六大行業,一旦全面實施將對我國鋼鐵、化工等行業產生潛在影響。

  為此,他提出建議:一是提高生物質能在終端消費中的占比。加強對生物質熱能、生物天然氣、生物甲醇、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多種生物質能源的政策性鼓勵。二是支持生物質能綠色認證體系建設,加強與國際體系對接。三是鼓勵行業建立統一的生物質能源在線監測系統。統一建設數據大平臺系統,建設國家生物質能源數據庫,形成以點帶面、以縣帶區的生物質能資源優勢中心;逐步建立生物質能源交易市場,以市場引導前端項目建設,逐步提高生物質能利用總量。

  熱詞三:“雙碳”人才

  實現“雙碳”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既需要資源、能源、資金和科技的投入,更需要大批高素質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

  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看來,當前我國“雙碳”專業人才需求總量巨大、結構復雜、類型多樣、增長迅速。“雙碳”專業人才需求和供給之間存在巨大缺口,且正快速擴大。因此,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雙碳”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尤顯迫切。

  他提出五點建議:一是做好政策體系頂層設計,加快制定“雙碳”產業目錄,完善細分標準;二是加強“雙碳”學科專業建設,提升高校“雙碳”人才培養能力;三是優化高校“雙碳”教育模式,做大做強“雙碳”領域科技創新平臺,更加緊密對接產業需求,推動“雙碳”專業教育由授課型向研究型、實踐型、實驗型等多元形式轉變;四是重視校園環境育人,鼓勵和支持高校探索建立校園碳中和生活實驗室,建設“近零碳校園”;五是打造精準就業服務體系,鼓勵職業院校承擔起“雙碳”技術人才培養的責任,支持引導企業和其他社會主體參與“雙碳”人才培養。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榮程祥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張榮華認為,充足的人才是保障“雙碳”目標實現的必要條件,建議政府出臺政策支持產、學、研組建聯合體,以綠色發展領軍企業為龍頭構筑“雙碳”人才新的培養機制。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