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2日是我國的第46個植樹節。當日,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2023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2023年,全國各地、各部門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力推動國土綠
化工作取得新成果。全國全年完成造林399.8萬公頃、種草改良437.9萬公頃、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90.5萬公頃。
全民義務植樹深入推進。全國人大領導、全國政協領導、中央軍委首長分別集體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第22次共和國部長義務植樹活動在京舉行。持續推進“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全年上線發布各類盡責活動2.4萬多個,網絡平臺訪問量近4.4億次,建成“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1500多個。中央和國家機關干部職工累計8.3萬人次參與。
三北工程攻堅戰全面啟動。《關于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意見》印發。國務院成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工作協調機制。修編三北工程總體規劃,規劃布局68個重點項目。全面啟動實施三大標志性戰役。成立三北工程研究院,啟動實施科技支撐7大行動……截至2023年底,三大標志性戰役區開工項目22個,完成造林種草122.3萬公頃,三北工程攻堅戰實現良好開局。
國土綠化行動扎實開展。持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建設。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6.3萬平方公里,建設生態清潔小流域505條。有效保護1.72億公頃天然林資源,完成森林撫育任務105.9萬公頃。完成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任務18.1萬公頃,啟動林業
碳匯試點。建設國家儲備林56.4萬公頃,部署開展退耕還林還草提質增效。全年完成造林399.8萬公頃。
城鄉綠化美化協調推進。全國新建和改造提升城市綠地3.4萬公頃,開工建設“口袋公園”4128個,建設綠道5325公里。進一步完善河湖長制,嚴格河湖岸線空間管控,打造濱水生態空間、綠色休憩走廊,河渠湖庫周邊綠化面積達4.3萬公頃。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因地制宜建設農田防護林,提高農田抵御自然災害能力。
管理質量水平不斷提升。全面推深做實林長制,優化完善林長制考核評價指標。強化落地上圖管理。全國恢復鄉鎮林業站1800多個。開展《濕地保護法》執法檢查,新增18處國際重要濕地和29處國家重要濕地。
生態美百姓富協同發展。《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印發。支持
福建、
江西、重慶3個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和7個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先行先試,布局600個試點國有林場。全年全國林草產業總產值達9.28萬億元,同比增長2.3%。全國生態旅游游客量達25.31億人次。實現以經濟林為主的森林食物產量2.26億噸。發布加快“以竹代塑”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全球行動計劃。
支撐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275億元,全面落實“雙重”規劃及專項建設規劃。中央財政持續加大林草資金投入,安排林業草原轉移支付資金1028億元。截至2023年底,綠色貸款余額30.08萬億元,林權抵押貸款余額1533億元,綠色債券余額1.98萬億元。持續加大生態調水保障力度,實現黃河連續24年不斷流,庫布其沙漠腹地形成一定面積生態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