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興證全球基金發布了《興證全球基金2023年度
碳中和報告》。這是自2021年在業內率先發布《碳中和白皮書》以來,興證全球基金連續第3年通過《碳中和報告》對外披露碳中和行動。該報告在由興證全球基金、興銀理財和復旦管院聯合主辦的第3期“復旦管院·興動ESG大講堂”上正式發布。
此次活動上,興證全球基金資深ESG研究員、投資經理劉一鋒代表興證全球基金發布了《2023碳中和報告》。根據報告,興證全球基金2023年度經營活動溫室氣體排放量合計4038.54噸二氧化碳當量,公司通過國家自愿
減排和
排放權交易注冊登記系統,購買足量的
黑龍江密山林場(柳毛)風電場項目產生的
ccer進行抵消,自愿注銷量4039噸,連續第3年如約踐行經過審計的碳中和運營。
2023年,興證全球基金在綠色運營之外也持續踐行碳中和理念,將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積極納入投資和公益實踐。
投資方面,2023年興證全球基金作為創始成員機構加入中國氣候聯合參與平臺CCEI,并再次受邀出席聯合國環境署金融倡議亞太圓桌會議,共同推動ESG投資與綠色轉型。2023年,公司開展了投資組合
碳強度管理、厄爾尼諾現象投資影響評估等多項ESG研究工作,并將于2024年底前完成投資組合的
碳足跡測算,積極關注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
公益方面,2023年興證全球基金再次在環保項目地舉行了“牽手環境公益分享會”,持續參與生態環境治理和綠色公益。自2017年起,公司捐資與螞蟻森林等公益伙伴開展胡楊林公益植樹項目,在
內蒙古庫布其沙漠、阿拉善沙漠等地種植胡楊,已種植防沙治沙樹木超過三萬六千株,面積超過兩千五百畝,全生命周期預計將實現
碳減排近八千噸。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上海區域主任任文偉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環境
問題需要各界共同解決。從CSR到ESG是一個遞進的過程,企業從微觀視角的員工福利、綠色辦公室、公益活動做起,到ESG行為信息的披露和價值觀管理,進一步實現上下游價值鏈的管理,引領行業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