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安徽省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 年)[皖發改能源〔2015〕7號]

2015-1-27 11:10 來源: 易碳家-中國碳交易網

各市發展改革委(能源局)、環保局,省電力公司,各發電企業:

       為加快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進一步提升全省煤電高效清潔發展水平,根據國家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省煤電節能減排實際情況,我們研究制定了《安徽省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 年)》,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安徽省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 年)

        為貫徹落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環境保護部 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的通知》(發改能源〔2014〕2093 號)、《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分解落實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目標任務的通知》(國能綜電力〔2014〕767 號)要求,結合全省實際情況,制訂本行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和行動目標

      (一)指導思想。全面落實“節約、清潔、安全”的國家能源戰略方針,推行更嚴格能效環保標準,加快全省燃煤發電升級與改造,努力實現供電煤耗、污染排放、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三降低”和安全運行質量、技術裝備水平、電煤占煤炭消費比重“三提高”,促進全省能源有效利用、提高經濟效益、削減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改善全省大氣環境質量。

      (二)行動目標。全省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平均煤耗低于300克標準煤/千瓦時(以下簡稱“克/千瓦時”);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原則上接近或達到燃氣輪機排放限值(基準氧含量 6%條件下,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10、35、50 毫克 /立方米)。到2020 年,現役燃煤發電機組改造后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05 克/千瓦時,其中現役60 萬千瓦及以上機組改造后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00 克/千瓦時。

        二、加強新建機組準入控制

     (三)嚴格能效準入門檻。新建燃煤發電項目(含已納入國家火電建設規劃)除熱電聯產和低熱值煤發電項目外,原則上采用60 萬千瓦及以上超超臨界機組,100 萬千瓦級機組設計供電煤耗不高于282 克/千瓦時,60 萬千瓦級機組不高于285 克/千瓦時。30萬千瓦及以上供熱機組和30 萬千瓦及以上循環流化床低熱值煤發電機組原則上采用超臨界參數。對循環流化床低熱值煤發電機組,30 萬千瓦級機組設計供電煤耗不高于310 克/千瓦時。

     (四)嚴控大氣污染物排放。新建燃煤發電項目(含已納入國家火電建設規劃)應同步建設先進高效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不得設置煙氣旁路通道。原則上接近或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鼓勵同步開展大氣污染物聯合協同脫除,減少三氧化硫、汞、砷等污染物排放。

     (五)合理優化全省煤電布局。綜合考慮能效、環保標準布局安排新建燃煤發電項目,落實節能、節水和環保措施。

     (六)科學制定熱電聯產規劃。堅持“以熱定電”,嚴格落實熱負荷,科學制定熱電聯產規劃,建設高效燃煤熱電機組,同步完善配套供熱管網。對集中供熱范圍內的分散燃煤小鍋爐實施替代和限期淘汰。逐步提高燃煤熱電機組裝機容量占全省煤電總裝機容量比重。

      (七)有序發展低熱值煤發電。落實產業政策,重點在兩淮煤炭礦區規劃建設30 萬千瓦及以上超臨界循環流化床低熱值煤發電機組。用于發電的煤矸石熱值不低于1200 千卡/千克、不高于3500 千卡/千克,禁止以低熱值煤發電名義建設常規燃煤發電項目。盡可能兼顧周邊工業企業和居民集中用熱需求。

       三、加快現役機組升級改造

    (八)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快淘汰以下小火電機組:單機容量5 萬千瓦及以下的常規小火電機組;大電網覆蓋范圍內,單機容量10 萬千瓦及以下的常規燃煤小火電機組、單機容量20萬千瓦及以下設計壽命期滿和不實施供熱改造的常規火電機組;供電煤耗高出2010 年本省(區、市)平均水平10%或全國平均水平15%的各類燃煤機組;煙塵、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排放不達標的小火電機組。

      (九)實施綜合節能改造。重點對現役30 萬千瓦和60 萬千瓦等級實施節能改造。現役燃煤發電機組因廠制宜采用汽輪機通流部分改造、鍋爐煙氣余熱回收利用、電機變頻等成熟節能改造技術,使供電煤耗接近或達到同類機型先進水平。

      (十)推進環保設施改造。重點推進現役燃煤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達標排放環保改造,燃煤發電機組必須安裝高效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未達標排放的要加快實施環保設施改造升級。鼓勵現役60 萬及以上燃煤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接近或達到燃氣輪機排放改造。鼓勵煙氣污染物聯合協同脫除,控制汞、砷、氣溶膠等污染物排放。

        四、優化機組運行方式

      (十一)加強電煤質量和計量控制。發電企業要加強燃煤采購管理,鼓勵通過煤電一體化、簽訂長期合同等方式固定主要煤源,保障煤質與設計煤種相符,鼓勵采用低硫分低灰分優質燃煤,加強入爐煤計量和檢質,嚴格控制采制化偏差,保證煤耗指標真實可信。限制高硫分高灰分煤炭的開采和使用,禁止進口劣質煤炭用于發電。

      (十二)推進機組運行優化。依托安徽省發電行業節能減排技術中心,加強燃煤發電機組綜合診斷和優化試驗,扎實做好燃煤發電機組設備和環保設施運行維護,保障全省機組安全健康經濟運行。

      (十三)優化網廠協調發展。加快推進全省輸電通道建設,強化主干電網,加強省間電網互聯,提升跨省區電力輸送和互濟能力。完善電網結構,實現各電壓等級電網協調匹配,保證各類機組發電可靠上網和送出。積極推進電網智能化發展。

      (十四)強化調度運行控制。統籌全省發電機組節能減排改造計劃,協調輸變電設備檢修安排,確保節能減排改造工作按期完成。依托煙氣排放在線監測結果,進行發電計劃的科學排序,鼓勵排放高的機組電量向排放低的機組替代。充分發揮水電、抽水蓄能機組的調峰作用,合理配置旋轉備用容量,在確保電網供電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火電機組發電負荷率。

      (十五)優化電力運行調度。完善調度規程規范,加強調峰調頻管理,合理確定燃煤發電機組調峰順序和深度,積極推行輪停調峰。深化系統負荷預測和風電、光伏發電功率預測工作,優化安排電網運行方式和機組運行方式,留足新能源消納空間;在新能源集中接入地區組織開展地區電網運行適應性分析,排查并消除電網消納能力不足隱患,確保風電電力、電量全額消納。

        五、完善配套政策措施

      (十六)促進節能環保發電。制定全省火電行業節能減排環保鼓勵政策,對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接近或達到燃氣機組排放限值的機組,適度增加其年度計劃發電小時數;優先支持煤電能效和環保指標先進企業的新建項目。

      (十七)完善關停機組政策。納入我省小火電關停計劃并按期關停的機組在三年內可享受發電量指標補償,可以通過轉讓給大機組代發獲得一定經濟補償。實行煤電節能減排與新建項目掛鉤。能效和環保指標先進的新建燃煤發電項目優先納入年度火電建設方案。現役燃煤發電機組按照接近或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實施環保改造后,騰出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優先用于本企業的新建燃煤發電項目。

      (十八)推進技術集成應用。加強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推動產學研聯合,支持電力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開展煤電節能減排先進技術創新。大力發展全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積極推進煤電節能減排先進技術集成應用示范項目,開展先進技術經驗交流,實現技術共享。

       六、強化考核和任務落實

     (十九)加強組織領導。我省成立由省能源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環保廳等部門參加的全省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協調小組。負責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督促電力企業細化制定具體改造方案,嚴格實施監測評估,加強目標任務考核,有序推進全省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

      (二十)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各發電企業是本企業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做好所屬燃煤電廠的計劃管理、技術指導、資金投入、過程控制,確保完成預期目標任務,力爭提前完成。電廠要細化制定具體改造方案,明確時間節點,因廠制宜采用成熟、先進、適用節能減排技術,保障機組改造后能效水平達到同類機組先進水平、大氣污染物排放符合有關規定。

       電網企業要切實做好優化電力調度、完善電網結構等工作,按照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年度實施計劃,合理安排系統運行方式和機組檢修計劃,落實配套政策,積極創造條件,保障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工作順利實施。

       加快非統調燃煤機組煙氣排放在線監測系統建設。非統調燃煤機組原則上要在2016 年前完成煙氣排放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并接入省節能發電調度技術支持系統,實現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的在線監測。

       (二十一)實行嚴格檢測評估。在現役燃煤機組實施節能環保改造后,由工作協調小組按照國家有關要求組織開展機組性能驗收和現場評估等工作,相關驗收材料及時抄送國家能源局和相關部門。

       (二十二)嚴格目標任務考核。各燃煤電廠要按時上傳現役機組裝機容量、煤耗及污染物排放信息,及時總結年度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實施情況,每年12 月10 日前將相關報告報送省能源局,作為省能源局和相關部門實施考核的重要參考。對于上傳煤電節能減排信息平臺數據,省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專項核查。

       (二十三)積極推進信息公開。各燃煤電廠需確保本企業接入省節能發電調度技術支持系統的各項參數通訊的穩定、暢通及受監測參數的真實、可靠,省能源局定期在能源局網站公布主要監測參數和機組運行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