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會暨第六屆生態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日前在京閉幕。作為今年
北京首個大型生態環境專題展,本次展會增設生態環境科技創新成果展區、新能源電池退役處理與利用專區等,吸引了國內外1000余家企業參展,通過30多場活動的舉辦,共同探討我國環保產業創新發展的新路徑。
“北京發展綠色金融具備天然優勢,其發展規模一直處于全國前列。”安永大中華區金融服務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合伙人、大中華區ESG管理辦公室主任李菁在本屆展會期間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表示,在
政策制度、
市場建設、科技人才、國際合作等多個方面,北京都擁有發展綠色金融的優勢條件。近年來,伴隨著碳達峰
碳中和工作有序推進,北京發展綠色金融的政策體系和頂層制度安排均日漸完善,越來越多的機構與企業積極參與到首都綠色金融發展的進程中。
2019年,國務院批復《關于全面推進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支持北京建設全球綠色金融和可持續金融中心。李菁認為,該文件首次賦予了北京綠色金融中心的定位和職能。同時,城市副中心作為北京“新兩翼”建設的重要“一翼”,被定位為“全球財富管理中心”和“全球綠色金融和可持續金融中心”,加快推進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
2021年,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鼓勵金融機構依法設立綠色金融專門機構,設立國際綠色投資集團,推動北京綠色交易所在承擔全國自愿
減排等
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礎上,升級為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建設綠色金融和可持續金融中心。
2022年,《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金融業發展規劃》再次強調,建設數字化綠色金融基礎設施,推動北京綠色交易所在承擔全國自愿減排等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礎上,升級為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為各類綠色資產交易提供定價、評估等服務。
進入2024年,首都綠色發展要素加快聚集,ESG體系建設進入“快車道”。今年3月,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發布《北京市促進環境社會治理(ESG)體系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下稱《實施方案》),聚焦強化ESG信息披露、加強ESG生態體系建設、豐富和深化ESG實踐等六個方面。
李菁認為,《實施方案》的發布標志ESG治理已經從理論發展到實踐,相關政策正逐步落實到企業層面,不斷融入企業的發展戰略和市場行為中。ESG理念的運用與探索,也能進一步為更多傳統企業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有力抓手。
據悉,下一步,北京將逐步推動在京上市公司按照交易所要求披露ESG信息,并逐步擴大披露范圍,推動除上市企業外的其他經營主體及中小微企業也參與到ESG披露行動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