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作為一種具有快速升溫效應的溫室氣體,對其排放進行控制是低成本實現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目標的重要措施之一。控制甲烷排放不僅可以有效控制全球升溫速度,還會帶來減少對流層臭氧濃度、改善空氣質量、預防煤礦事故、減少能源浪費等其他協同效應。
6月29日,2024甲烷
論壇在
北京舉行,匯集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企業代表和科研機構的代表,圍繞甲烷
減排的關鍵議題展開深入研討和交流。論壇上分享了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經驗和最佳實踐,并深入研討了如何構建和完善甲烷
MRV(監測、報告、核查)體系的實施策略與路徑,以期推動甲烷減排工作的持續進步。
“甲烷約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20%,確保甲烷排放控制部署和工作
政策措施取得實效,要精準掌握甲烷排放動態及其演變趨勢,明確甲烷排放路徑。在此基礎上,相關部門和企業才能制定出更加針對性的減排措施,為國家實現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支撐。”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王金南表示。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
安徽理工大學校長袁亮也在論壇上表示,應該加強甲烷排放的監測和管理,建立健全甲烷排放的監測體系,加強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為甲烷減排提供科學依據,同時我們要加強監管和執法力度,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確保甲烷減排工作的有效實施。
2023年生態環境部聯合相關部門發布了《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是我國第一個全面專門的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性文件,是對未來一段時期甲烷排放工作的頂層設計和系統部署。《方案》明確提出要全面落實煤礦瓦斯排放限值、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等標準。其中有關煤礦瓦斯排放限值的標準由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牽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席科學家徐華清透露,此項標準剛剛已經完成了最后的
認證工作,有望在近期按照相關程序發布。
論壇上,中國
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節能)總會計師、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朱慶鋒分享了作為央企的行動計劃。他表示,中國節能積極助力甲烷控排工作,先后建設了4座煤礦瓦斯發電站,2個廢棄礦井瓦斯綜合治理示范基地,累計治理利用煤礦瓦斯3.28億立方米,相當于減少甲烷排放近5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
“我們自主研發的廢棄礦井瓦斯綜合治理關鍵技術成果被評價為國際領先水平,列入國家科技成果庫,在廢棄物甲烷減排方面固廢綜合處理能力已經超過了10萬噸/天,每年可避免數十萬噸的甲烷排放,減污降碳效果十分顯著。”朱慶鋒表示。
甲烷論壇是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投融資專業委員會(CIFA)、中節能咨詢有限公司與美國環保協會(EDF)北京代表處共同發起成立的甲烷領域的重要盛事和學術交流平臺。
在論壇的成果發布環節,由美國環保協會(EDF)能源與自然項目主任高霽發布了甲烷論壇年度旗艦報告《2023-2024甲烷控排全球進展報告》,并發布《甲烷100問》系列書籍,其中涵蓋了煤炭、油氣、農業、廢棄物處理四個領域,并分享了其中的核心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