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主辦的“2024年國際清潔空氣藍天日”主題活動在
北京首鋼園舉行。活動圍繞“進行投資,現在就要清潔空氣”主題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聯合國駐華系統協調員常啟德向主題活動發來視頻致辭。常啟德說:“北京市是大氣環境質量改善的一個成功典范,在過去的20年里,這座城市不斷進行戰略投資,以減少空氣污染,并取得了難以置信的成果。”
空氣污染嚴重影響著人類的健康,一切利益相關方都有著保護地球大氣層、人人享有呼吸清潔空氣的責任。應對污染及其對健康、經濟和氣候的嚴重影響,我們迫切需要增加投資、加強
政策,并共同承擔責任。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涂瑞和表示:“呼吸清新的空氣、藍天常在是大家的期待。改善環境和空氣質量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每個單位、每個組織、每個機構的參與和支持,也需要每個家庭、每個人努力實踐綠色生活方式等。”
主旨發言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郝吉明介紹了中國大氣污染防治的成效以及北京空氣質量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創造了北京奇跡,同時也指出空氣質量改善未來也依然任重道遠,需要持續努力。
他表示,十年間,我國GDP總量增長了69%,PM2.5濃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氣數減少了92%,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效果顯著,但目前我國環境空氣質量的區域性、結構性、根源性
問題依然嚴峻,圍繞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目標,還應從調整能源結構、優化
交通運輸結構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方面持續發力。
主題活動還設置了政策和實踐兩場圓桌對話。政策圓桌對話部分,來自國際組織和中方政府的嘉賓分享了改善空氣質量的政策與干預、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的應對措施、地方政府空氣質量改善治理經驗等。實踐圓桌對話部分邀請了國內企業和國際非政府組織參與討論,強調了政府和私營部門都必須進行投資和能力建設以促進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國際組織、金融機構和社會團體也可以引導金融資本轉向清潔空氣技術的研發。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聯合國大會在2019年通過決議設立,今年是第5個“國際清潔空氣藍天日”。活動強調提高各級政府和公眾意識并采取行動改善空氣質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