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碳足跡洞察與價值鏈共建研討會在太原召開 聚焦產業鏈綠色轉型

2024-9-13 13:41 來源: 中國能源網 |作者: 李麗旻

9月9日,由山西省能源局、中國能源報、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數字雙碳科技(合肥)有限公司主辦的“碳足跡洞察與價值鏈共建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在山西太原召開。作為“2024新能源與電力市場創新發展大會暨第十四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論壇”行業沙龍之一,研討會聚焦產品產業鏈和供應鏈碳排放水平,齊聚來自各行業專家,共議低碳價值鏈構建方案。

碳足跡全生命周期評價是引領和促進全產業鏈綠色低碳轉型、提高產業國際市場競爭力的核心路徑和重要抓手,建立完善的碳足跡管理體系已成為重要的推進步驟和發展方向。今年6月,生態環境部等1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明確“任務書”和“施工圖”。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行業內應加強溝通,促進全產業鏈低碳技術創新,共同探索碳足跡管理體系的新方向、新思路。

加強碳足跡管理至關重要

“碳足跡貫穿產品從原料采集、生產制造到廢氣處理的全生命周期,不僅是衡量企業和社會環境的重要指標,更是評估可持續發展成效的關鍵參數。”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李政在致辭中表示,“因此,有效管理碳足跡對全社會綠色低碳轉型至關重要。”

近年來,我國多部門接連發布碳足跡管理相關政策。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提出探索建立重點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標準。《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提升碳排放統計核算核查能力,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任務要求。

山西省能源局二級巡視員張清田指出:“碳足跡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加強碳足跡管理將促進生活生產方式綠色轉型,增進國際交流互信,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和‘雙碳’目標實現。”

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減污降碳協同研究部副主任張彬在研討會上表示,碳足跡工作之所以受到高度重視,一方面,開展碳足跡工作能夠幫助企業找到降碳的著力點,帶動產業鏈供應鏈降碳,是實現生產端降碳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開展碳足跡工作也是推動低碳消費的有效途徑。此外,向消費者展示碳足跡還有利于提升產品綠色低碳品牌價值,增強市場競爭力。

不僅如此,多位與會專家也表示,加強產品碳足跡管理不僅能夠助力“雙碳”目標實現,更將幫助產品應對全球貿易中日漸凸顯的碳壁壘挑戰。

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孫博學認為,我國碳足跡應用,一定要走出一條讓碳足跡成為科學引導企業綠色低碳轉型、促進綠色新質生產力的高質量實踐道路,這就要求產學研深度融合,要從“0”到“1”實現碳足跡方法論的全面實踐,也要注重從“1”到“0”對根本性問題的科學溯源。很多現行實踐中難以突破的技術瓶頸,說到底,是在方法論體系及其應用形式的源頭上出現了尚未厘清的問題。因此,在數據、標準、工具等方面,我國的碳足跡實踐決不能成為西方碳足跡體系的應聲蟲,一定要結合自身產業與數字化發展特點,走出探索與開拓并舉的中國式創新發展道路,實現“碳束縛”向“碳動能”的深刻轉變。

“近年來歐盟、法國、美國等都以應對溫室氣體減排為名義設置了碳相關的貿易政策和標準體系,不僅可能增加企業碳排放成本,碳壁壘影響更可能加劇國際貿易間不平衡,導致全球貿易格局變動。”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數智碳中和中心主任鄧茂芝指出。

錨定抓手應對國內外挑戰

加強產品碳足跡管理迫在眉睫,多位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碳足跡相關管理體系尚不完善,在相應政策以及激勵機制相對缺乏的當下,企業主動減少碳足跡動力不足,同時國內外標準的互信互認也有待提升。面對諸多挑戰,業內普遍認為,企業應充分認識到碳足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時更需要產業鏈上下游的綠色協同和低碳創新,共同構建完善碳足跡管理體系。

中國節能協會碳中和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亞洲開發銀行原首席氣候變化專家呂學都認為,全社會應完整、準確理解并根據各自職責認真迅速落實《實施方案》,企業更應充分認識碳足跡、碳標簽相關工作對企業發展可能帶來的重大影響,還應充分重視碳足跡碳標簽基礎性工作的重要性,推動規則、標準、產品碳足跡因子數據庫等的建設、維護和升級,通過數字化管理和大數據應用、以及政策法規的嚴格實施,保障碳足跡碳標簽的高質量信譽,塑造中國高質量形象。

張彬則指出,加強碳足跡相關工作,建議從夯實基礎、先行先試、宣傳解讀三個方面下功夫,加快推進標準研制和數據庫建設,讓碳足跡核算“有章可循、有數可用”,針對碳足跡工作重點任務開展先行先試,為統籌推進和重點突破提供有益經驗和借鑒,此外還建議加強政策解讀、及時跟進國際形勢,在國際場合宣傳講好中國故事。

對企業來說,鄧茂芝強調,應科學規劃開展碳足跡能力建設工作,強化不同維度碳足跡管理能力,同時還要開展產品全生命周期評價,摸清碳足跡情況并制定改進措施,此外,我國企業在加快推動國內綠色低碳技術發展的同時,還應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國際氣候治理的討論中,同時在多邊或雙邊場合上就碳貿易壁壘的具體條款進行談判,爭取更多的國際合作和支持。

共同探索可持續發展新思路

為促進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積極引導綠色消費,研討會召開期間,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數字雙碳科技合肥有限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能源報碳足跡專委會,共同推動碳足跡領域工作成果共享共建,力求推動新興產業快速高質量發展。

在中國能源報碳足跡專委會成立儀式上,中國能源汽車傳播集團董事、副總編輯兼中國汽車報總編輯桂俊松強調,專委會將按照推動碳足跡領域共享共建,高質量發展的建設方針完善碳足跡產業鏈為導向,開展碳足跡標準披露認證,碳標簽研究及推廣,致力于成為碳足跡領域的國際一流高地,成為高水平的傳播平臺,推動碳足跡新興產業快速高質量發展。

研討會期間,來自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中國平煤神馬控股集團、中國電建集團、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公司、南京鋼鐵集團、協鑫集成科技、國軒高科、德國萊茵TüV集團、數字雙碳科技等多位企業代表分享了各自領域內碳足跡管理工作方面的實踐。

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碳市場處處長張潔則表示,成立了以董事長和總經理為組長的雙碳工作領導小組,涵蓋了碳目標規劃,碳排放核查核算,碳品牌建設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在數據質量、交易履約、科技創新、電碳協同、低碳品牌示范引領等方面做出了成績,其中低碳數智化平臺還入選了此次典型案例。

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化運營高級總監張舸則強調了數字化技術在碳足跡管理實踐中的重要作用。“結合區塊鏈技術,海外光伏產品客戶能夠實現向上溯源,滿足了國際市場對產品碳排放的要求,未來結合碳交易碳金融等領域,產品碳足跡管理措施有望迎來更多創新,進一步提升產品可持續競爭力。”

數字雙碳科技(合肥)有限公司副總裁陳煒華則強調了應對數字化工具在供應鏈脫碳和歐盟碳關稅實踐中的重要作用。“基于國際公認LCA方法學和國際通用數據標準,建立科學的核算方法、規范的工序模板及統一的數據質量評價體系的軟件平臺能幫助企業低門檻核算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數據。”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