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做為二氧化
碳排放大國,雖然現在限于國際
碳交易市場規則并未承擔
減排責任,但隨著2012年《京都議定書》第二階段的到期,加之歐債危機,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際政治局勢等的因素,我國二氧化碳的排放將會受到發達國家的制約壓力。所以,我國建立碳排放的交易市場是迫在眉睫。
目前我國碳排放交易的主要方式是清潔發展機制(
CDM),他是《京都議定書》規定的三種靈活履約機制之一,即附件一締約方(發達國家)為實現部分溫室氣體減排義務,與非附件一締約方(發展中國家)進行項目級合作減排量抵消額的轉讓與獲得,在發展中國家實施溫室氣體減排項目。
碳期貨市場的發展有利于碳資產的價格發現。商品公正的市場價格的形成,需要一系列的條件,比如,供求集中,市場有充分的流動性,市場秩序正常,公開和公平競爭,使信息集中、市場透明、價格能反映供求狀況等。期貨交易市場恰能滿足這些條件,其價格正是成千上萬的交易者基于自己對各種商品供求狀況的分析,在交易所公開競價達成的,具有預期性、連續性、權威性的特點,是商品真實價格的反映。
碳期貨市場的發展有利于碳交易企業規避風險,套期保值。根據經典期貨理論:某一特定商品的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應該是共同受相同的經濟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即兩者價格的走勢具有趨同性。于是,市場成員可通過對比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之間的差別,對各自期貨合約與現貨合約進行調整,預先進行套期保值,以規避現貨價格風險。如果沒有期貨市場以鎖定風險,企業在碳價波動中可能會承受沉重打擊。
碳期貨市場可優化碳資源的配置。價格是資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單一的現貨市場價格很容易偏離其實際價值,無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只有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相結合,期貨、現貨價格逐步統一,才能充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期貨市場產生的價格更具有真實性、超前性和權威性,這些特點決定了碳期貨市場建立以后,碳交易市場管理部門可以依據來自期貨市場的價格、交易量等信息對未來的碳交易價格進行準確的預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碳期貨的發展有利于碳交易市場的穩定。我國碳交易市場剛剛起步,其交易的市場化程度不高,大部分交易都是在一級市場撮合而成,并沒有統一的定價平臺,碳交易尋租嚴重,價格混亂。建立碳期貨市場,可使期貨交易者根據期貨市場的規則,通過公開、公平、公正、集中競價的方式進行期貨合約買賣,形成真實而權威的期貨價格,并以此指導生產經營活動,提高效率。進而穩定碳交易市場的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