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貴州省
交通運輸廳在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北院會議中心組織召開了我省交通
碳排放交易工作專家座談會。
會議由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科技處處長羅筠主持,參加會議的專家有:省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處付野秋處長、貴州省環境科學研究設計院副院長鄭明杰、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劉焰、貴陽市
公交公司副總經理劉開貴、貴陽市客車站信息辦主任冉雄、貴州師范大學趙航教授。參加會議的還有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貴州省交通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貴州銀成天順貿易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負責人。
到會專家對我省交通運輸行業碳排放交易工作進行了指導。省發改委氣候處付野秋處長指出,按照國家發改委的相關規劃,“十三五”時期,將在國內7個
碳交易市場試點的基礎上,適時建立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碳交易很可能從目前的現貨交易,逐漸發展到現貨、期貨交易方式共存,增強市場的流動性、活躍度和交易規模。
節能減排與應對氣候變化的發展壓力、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理念,夯實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促使中國確立國內碳交易的決心。貴州交通碳交易工作走在前面,這是非常可喜的。我省的交通碳交易工作應注重基礎規劃的建立,制定符合本省實際的標準,做出行業特色。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盡快推廣
碳減排工作,帶動全民
節能減排,低碳出行,最終實現碳減排真正惠及民眾。
廳科教處康處長指出,碳交易讓節能減排多了一種市場手段,對于交通運輸行業貫徹部黨組提出的“綠色交通”發展戰略,既是壓力,更是動力;既是挑戰,更是機遇。總體而言,機遇大于挑戰。面對碳交易的大潮,我省的交通運輸企業不要被動接受,而要多加關注、理性參與,服務綠色低碳交通發展。
康處長指出,面對碳交易,交通運輸行業宜提早準備。交通運輸部在2015年工作要點中已經明確提出:“做好交通運輸行業合同能源管理、碳
排放權交易應用試點工作”;部黨組也提出“綠色交通戰略”,為交通運輸業參與國內碳交易提供了契機。作為未來可能的碳交易主體,交通運輸企業要明白規則、熟悉制度,清楚家底、適時參與,科學管理、節能減排。
同時,到會專家紛紛發言,為我省交通運輸行業碳交易工作的開展出謀劃策。環科院鄭明杰副院長建議,交通運輸行業開展碳交易工作,應從數據最齊全、最簡單的公共交通等領域入手,待做出成功案例后再進一步深入。貴州師范大學趙航教授提出,開展我省交通行業碳交易工作應先做好基礎研究,統計基礎數據,了解各行業排放狀態及政府對碳排放的相關優惠
政策,在充分了解各大城市交通碳排放工作的基礎上做好我省的研究,使我省的交通碳排放研究工作更具有針對性,更加符合我省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