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弗萊堡市為了將黑森林山區清涼潔凈的空氣引入市區,從上世紀70年代起就開始研究整個區域的空氣流動特征,并規劃了若干“潔凈空氣廊道”(clean aircorridors),廊道內的建筑物在體量、高度和形態上都有很多控制,這對改善城市中心區空氣質量有良好的效果,
低碳生態城市沒有固定的模式、模板,在眾多低碳生態城市實踐中,歐洲城市一直是這一領域的堅定領跑者。借助中歐低碳生態城市綜合試點項目,珠海可以向歐洲學習什么?
珠海市住規建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世界上膾炙人口的規劃理念,如土地分區、軌道
交通、垃圾發電、城市綠帶、商業步行街等,無一不帶有鮮明的歐洲烙印。對于珠海來說,在規模、密度、人口、居住模式、交通出行和空間肌理等方面都與歐洲更為接近,因而借鑒歐洲的低碳生態城市標準具有現實意義。
提升城市“機動性”
在歐洲著名的生態城市德國弗萊堡,經過長期有序地建設城市有軌和公共汽車交通,形成了與整個周邊地區融為一體的
公交換乘網絡。而政府也鼓勵市民在所有公交換乘地點換乘城市公共交通,方便到達城市和郊區的各個出行點,減少私人汽車的出行,降低空氣污染。
珠海市住規建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城市機動性是影響低碳生態城市建設的重要因素。歐洲很多生態城市解決低碳出行的
問題,依靠的就是維護良好并且仍然在不斷更新中的地面軌道交通網絡,包括區域通勤火車和城市有軌電車。
目前珠海還達不到建設地鐵的條件,但正在建設現代有軌電車并規劃BRT建設,構建低碳出行網絡。通過與歐盟的合作,珠海可以吸收到更多綠色交通方面的理念、技術與經驗等,為國際宜居城市建設做好鋪墊。
打造“步行者的天堂”
打造一個適宜步行的空間,也是歐洲低碳城市的特點之一。從巴塞羅那的Ramblas林蔭道,到意大利博洛尼亞的拱廊人行道和巴黎塞納河畔的濱水步道,歐洲城市提供了許多公共步行空間設計的杰出案例。
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歐洲主要城市經歷了數不勝數的城市更新改造,以及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上漲,但絕大多數仍然保持著“步行友好型”基本空間形態,主要城市組團都被功能豐富、景色宜人的步行通道所連接,并形成一張有機的網絡。
比如,巴塞羅那建設了150個相互連貫的公共空間的網絡。這些公共空間都是利用建筑和道路的間隙所開辟的,諸如小街心花園、由噴泉和雕塑組成的廣場。這些小空間和小景致,創造了小區風景,減少了城市的建筑密度感,為人們提供了自由呼吸的休閑空間。
當前,珠海正在推進主城區更新改造、橫琴新區與西部生態新區建設,歐洲在城市空間的規劃、設計及建設方面具有的成熟經驗,將為珠海提供有益參考。
為“生物本能”創造基礎
“生物本能型城市”一詞出自E·Wilson所著的《生物本能》一書。作者的研究認為,對人類來說,接觸大自然并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選項,而是維系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必要條件之一,是生物的本能。而低碳生態城市應該為照顧人類的這種生物本能創造基礎。
歐洲的生態城市都擁有數量眾多、面積廣闊的城市公園和綠地,并且相互交織,形成完善的區域綠色空間體系。比如,有北方水城之稱的斯德哥爾摩有近1000個城市公園,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40%。
珠海的城市環境在國內處于前列,但相比世界先進水平還有一定差距,這也是珠海建設國際宜居城市的空間所在。
要想同時擁有較高的城市建設密度和大片的綠色開敞空間,疏密有致、網狀多核的城市空間形態是關鍵。事實上,歐洲的低碳生態城市規劃對城市形態進行了細致推敲。弗萊堡市為了將黑森林山區的清涼潔凈的空氣引入市區,從上世紀70年代起就開始研究整個區域的空氣流動特征,并規劃了若干“潔凈空氣廊道”,廊道內的建筑物在體量、高度和形態上都有很多控制,限高12.6米,輔以綠化屋頂、水面和城市植被,對改善城市中心區空氣質量具有良好的效果。
在歐洲,“正能量建筑”已成為低碳城市的一個熱詞,它指那些通過可再生能源技術產生的能量大于其自身能耗的建筑。
位于西班牙阿拉貢的通用汽車工廠,則是“正能量”工廠的典型,其屋頂光伏電池陣列產生的能源除自用外,還足以供給周邊的4600戶居民。
對于任何都市低碳發展策略而言,建筑物的
節能減排都是關注的重點。目前,中國建筑平均能耗是德國的兩倍有余。珠海要建設中國低碳生態城市樣板,歐洲大量建設“正能量”建筑的經驗值得借鑒。
營造自給自足的“新田園 城市”
一個多世紀以前,埃比尼茲·霍華德提出“田園城市”構想,開創了生態城市運動的先河,至今仍被很多規劃師奉為圭臬。一個多世紀以后,面對全球氣候變化、污染日益嚴重、資源不斷枯竭的挑戰,“新田園城市運動”再度在歐洲掀起熱潮。
2012年,英國城鄉規劃協會倡議“創建21世紀的田園城市”,希望通過結合田園城市運動所積累的經驗和當代低碳技術,創造更加生態和舒適的城鄉環境。
新田園城市模型中,中央綠地和重要公共設施是核心,次中心組團環繞是城市空間形態,公園、放射狀綠道和外圍鄉村組成生態網絡,快速路網和軌道交通構公共交通系統。規劃用地面積4249公頃,人口100萬(核心區30萬、次中心45萬、田園社區25萬),并與其外更大規模的鄉村地區(農業用地至少8萬公頃)組成一個規模適度、自給自足的低碳城市。
新田園城市提出的空間組織構想,對珠海正在開展城鄉統籌工作頗有啟發。以西班牙巴塞羅那為例,在城市的改造和建設中,巴塞羅那最先考慮的是公共設施。公共場所在改造時開放了更多供人行走的地方,同時有更大的空間建綠地、交通設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