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環境權益交易市場這樣建

2017-6-26 16:41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水權、用能權、排污權、碳排放權等一直是個人、地區和國家擁有的基本環境權益,也是發展權在資源利用上的具體體現。如何集約使用好這些稀缺的環境權益,使之發揮最大效益,是人類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重大課題。6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提出,探索建立排污權、水權、用能權等環境權益交易市場。那么,這個市場該怎么建呢?
為環境權益定價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浙江江西、廣東、貴州新疆5省(區)選擇部分地方,建設各有側重、各具特色的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試驗區承擔的5大任務中,“探索建立排污權、水權、用能權等環境權益交易市場”備受關注。


“環境權益交易市場的建立,旨在為環境權益定價、為低碳發展融資,用市場機制解決不斷惡化的環境問題。”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副院長劉倩對本報記者表示,以往中國的環境、資源權益的交易價格很難反映資源以及環境容量的稀缺程度,難以指導資源進行有效配置,導致從事環保、發展綠色產業的動力和激勵不足。建設環境權益交易市場將使環境權益的價格信號更加清晰,有利資金向更綠色、更環保的領域流動和傾斜,也有利于基于環境權益的綠色金融創新。


破解“叫好不叫座”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挑戰增大,中國的霧霾等環境污染加劇,經濟發展也面臨轉型。在這樣的背景下,運用市場機制解決排污控污問題成為探索的新方向。

2008年,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先后成立,完成了將環境權益引入現有產權交易平臺的跨越。隨后,多個省份甚至一些地區都建立了環境權益交易所。各部委也陸續開展了相關環境權益交易試點工作。然而,相關部委近年來組織的調查摸底顯示,相關交易在試點省份并不活躍,部分企業參與積極性不足,存在“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

王遙認為,由于各地的環境權益交易主要分散在地方交易所,存在區域性市場發展不平衡、環境權益分配方式不統一、交易制度規則不一致等問題。她表示,環境權益市場交易不太適合分散經營,只有適度統一才能擴大交易規模和數量,產生流動性,然后形成合理定價。

建設進入快車道

目前,全國性環境權益交易市場處于探索階段,統一的市場體系尚未形成。其中,全國水權交易平臺(中國水權交易所)已于去年6月開業。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將于今年啟動。排污權、用能權市場建設進入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議事日程,意味著相關市場建設進入了快車道。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長殷興山在參加今年全國兩會時提出,相關部門要加快建立健全用能權、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等基礎性制度,逐步規范化、標準化區域性交易市場環境權益交易產品,并將適宜于全國層面交易的產品過渡到全國交易市場。同時,加快構建統一性履約體系、市場運行體系、監管體系等,最終形成全國統一的環境權益交易市場體系。

“總的來說,統一比分散好。”王遙建議,應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環境權益交易市場體系,相關部門應盡快出臺配套頂層設計,包括市場建設、排污許可發放、交易機制確立、交易主體和客體明確等。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