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治污 最終實現異地處罰
據介紹,協作小組近期有3項任務:一是在全國率先嘗試突破省區市限制,互傳異地超標車輛信息,根據地方機動車污染防治相關法律
法規開展跨區域機 動車超標處罰聯合執法;二是在銷售
市場聯合開展新車環保一致性及在用車符合性抽查工作,對生產污染物排放超標車輛的汽車企業依據《大氣污染防治法》進行處 罰;三是互相委派工作人員交流學習管理經驗并開展業務培訓。其中,率先嘗試突破省區市限制,實現機動車超標的異地處罰尤為關鍵。
據統計,目前
北京的機動車保有量已達550余萬輛,全市主要道路進京口的進京和過境車輛日均達20余萬輛次,北京市機動車排放管理中心監察科副 科長李濤表示,由于人員和設備等條件限制,目前入京口并未實現車輛尾氣檢測的全覆蓋,僅在部分入京口抽查尾氣。據介紹,目前進京的大小路口有兩百余個,而 卡控崗只有48處。此外,即使查到尾氣超標車輛,也只能勸返,現場無法處罰,威懾力不足。雖然根據相關規定,北京對個人超標車輛處罰程序包括制作現場檢查 筆錄、事后問詢筆錄等8種文書,執法人員要往返車輛駐地4次,車主也要接受2次調查、3次告知,“但實際上部分車主在做完筆錄后根本聯系不上,處罰也就不 了了之。”李濤說。
李昆生介紹,目前協作小組正在建立超標車輛數據庫,在數據庫建成之前,各地仍通過定期通報異地車輛違法信息,執行歸屬地處罰。數據庫建成之后即 可實現異地處罰,例如
河北的機動車在北京被查出超標,北京的環保部門就能對其進行處罰,提高了查處和整改的速度,有利于區域聯查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