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
今年4月,經人民銀行批準,中國金融學會專門成立了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旨在進一步推動國內綠色金融的研究和實踐。
陸磊表示,綠色金融體系可以有效的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綠色產業,并明顯減輕環境治理對財政部門的壓力。目前世界銀行集團旗下的國際金融公司提出的赤道原則得到了國際銀行業的廣泛認同,
碳金融市場發展迅猛,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股票等創新型金融產品不斷涌現,金融和環境保護相互融合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提高,相得益彰。
至于我國的綠色金融,在探索上也經歷了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陸磊說,改革開放開始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不少地方注重發展經濟,但是忽視環境保護,環境因素沒有成為金融機構經營決策的重要的變量。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為了安全生產和減少環境污染,一定規模以下的小煤礦、
水泥、煉油、火電、
玻璃等逐漸被淘汰。隨著企業的關停并轉,一些商業銀行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此后金融機構開始越來越關注環保對自身經營的影響。
進入21世紀以來,按照中央加強生態保護和經濟轉型升級的要求。陸磊表示,我國的金融
政策發生了深刻的調整,對高污染、高耗能產業采取了限制政策,淘汰落后產能,環境評估和生態評估成為了影響金融機構經營決策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決定性因素。
在
論壇期間,陸磊還代表人行副行長潘功勝提出了四點倡議。第一是加強制度設計。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產業面臨轉型升級新要求,明確綠色金融發展的戰略定位、政策框架和重點領域,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當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