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債券倡議組織自2012年以來,第四次發布氣候債券年度報告。2015年7月8日,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limate Bonds Initiative)發布的《債券和氣候變化:2015
市場現狀》報告(Bond and Climate Change: the State of the Market in 2015, 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全球氣候主題債券達到5977億美元。
根據報告,全球氣候主題債券余額比去年增加20%,達到5977億美元,包括共計407家發行方發行的2769只債券。其中,5318億美元的債券并沒有被貼上“氣候”或“綠色”的標簽,只有659億美元被明確宣稱是“綠色”債券。
從不同領域來看,低碳
交通領域達到4188億美元,占全部氣候主題債券的70%,清潔能源領域達到1184億美元,占比20%,其它10% 來自于建筑和工業、農業和林業、垃圾和污染物、水等領域或者是跨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氣候主題債券中,33% 是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1977億美元),中國鐵路部門是全球氣候主題債券最大的發行方,高達1715億美元。
在氣候主題債券大幅上升的背景下,2014年,共計366億美元綠色債券發行,是2013年發行額的3倍(110億美元)。截止到2015年6月,綠色債券余額達到659億美元。報告預計 2015年綠色債券發行將進一步增長,達到700億美元,甚至達到1000億美元的規模。
報告認為,綠色債券在新興經濟體已經起步。 2015年2月,印度發行了該國第一只綠色債券。在中國,2014年底,興業銀行發行了具有綠色債券性質的債券。報告預計,2015年下半年,中國監管部門有望批準綠色債券的發行。
告還指出,在新興經濟體,綠色債券的發展可以達到“一石二鳥”的效果,既推動氣候投資,又有利于新興市場國內債券市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