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立法法修改釋放哪些信號?

2015-7-15 16:05 來源: 中國環境報 |作者:

人大主導,地方環境立法加強,公眾參與、法規備案審查、司法銜接取得進展

今年完成的立法法修改是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一項重要舉措。立法法的修改對于完善立法體制,提高立法質量和立法效率,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新的立法法明確賦予設區市地方立法權,可以針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

乘著本次立法法修改的東風,我國環境立法將產生哪些變化,受到何種影響,地方在環境立法領域可以或者說應當做些什么?記者就此專訪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法案室穆治霖博士。

中國環境報:2015年3月15日,立法法自2000 年頒布施行以來完成首次修改,從環境立法角度來看,有何創新和重大改進?

穆治霖:作為法律體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立法法的修改關乎國家政治制度的頂層設計,因此每一處修改都可謂影響深遠。作為我國近年來立法實踐中最為活躍、數量新增最多的環境立法,受本次立法法修改的影響同樣很大,甚至更為突出。

立法法修改后,人大在環境立法中的主導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有利于環境立法逐步淡化部門色彩。

長期以來,包括環境立法在內的我國立法活動受行政部門影響很大。過去的實踐中,國務院是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法律草案的最主要來源,其程序一般是由國務院相關部門提出法律草案,提交國務院法制辦協調并進行立法技術處理,經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后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以環境法為例,據統計,在現行30部環境資源法律的共計52次制定或修改活動中,由國務院有關部門牽頭主導的多達36次,約占總立法活動數量的70%。

由于立法的過程就是權力和利益分配與平衡的過程,趨利性的天然存在決定了無論任何主體只要允許自己起草法律,總會盡最大可能維護和體現自己的利益,減少甚至免除自己的義務和責任,行政部門也不例外。也就是說,以政府部門主導的立法,極易造成只強調部門權力和利益的現象,不可避免存在部門利益保護傾向。這種模式存在明顯的缺陷與不足,致使“部門利益法制化”已成為我國立法工作的一大痼疾。

為了將“主導作用”落實,從源頭上預防立法中的部門利益,本次立法法修改進一步擴大了人大專門委員會、立法工作機構起草或者組織起草法律草案的比重,以增強立法的全局性。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以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為代表的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和法工委將在未來的環境立法中更多地發揮主導作用。而實際上,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五年立法規劃中,由全國人大環資委負責提出草案的立法項目就有5個之多,即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深海海底資源勘探開發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核安全法和循環經濟促進法(修改),足見人大在立法活動中主導作用的加強,這必將有力地突破“部門利益法制化”的痼疾。

中國環境報:根據修改后的立法法,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權力下放到“設區的市”,原來只有49個“較大的市”才擁有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權力,規模一下子擴展到284個“設區的市”。此次地方立法權擴容,有助于化解什么問題

穆治霖: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明確地方立法權限和范圍,依法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為落實好黨中央的精神,本次立法法修改規定“設區的市”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我國長期的法律實踐中,由于各地情況千差萬別,特別是在環境保護事務方面,很難按照統一標準執行相關法律規定。在國家立法層面,也常常因為地方意見不一致而難以做出統一規范。

可以說,通過此次立法法的修改,地方環境立法權得到進一步擴大,有利于增強本地法規規章的針對性。值得注意的是,立法法修改在對地方立法權擴容的同時,也明確了地方立法的權限范圍,即設區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施行。既要適應地方立法的實際需要,又要保證積極穩妥,避免重復立法,維護國家法制統一。

此外,本次修改還針對廣東省東莞市和中山市、甘肅省嘉峪關市屬地級市但不設區的特殊情況賦予了其相應的地方立法權。根據上述規定可以大膽展望,我國地方環境立法將迎來一次新的高峰,影響環境法律執行的地域性差別問題將隨著地方法規規章針對性的增強而得到有效緩解。

中國環境報:此次立法法修改對各地、各級制定環境法規規章有何影響?

穆治霖: 法規規章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部門規章等都是法律實施的有益補充。以環境立法為例,由于環境保護領域十分廣泛,單靠國家層面的法律很難將所有內容全部涵蓋。工作實踐的強烈需求與法律的局限性使得許多具體規范只能由大量的地方性法規和部門規章等來做出,隨之也出現了部分法規規章與相關法律相抵觸、侵害公民合法權益的情況。

為此,此次立法法修改進一步明確規章的制定權限范圍,補充完善了行政法規制定程序,以及法規草案應當公布征求意見等。從對環境立法的影響來看,這幾個方面的修改將使環境法規規章的制定得到進一步規范,有利于推進依法行政,維護公民合法權益。

此外,本次立法法修改還加強了法規備案審查工作。法規備案審查是保證憲法法律有效實施、維護國家法制統一的重要制度。在我國過去的立法實踐中,法規備案審查工作大多是被動進行的,對于審查結果往往只是內部反饋,即使是專門提出審查建議的專家學者或者公眾都很難獲知審查結果。

以2012年引起社會爭議的《黑龍江省氣候探測與保護條例》為例,國務院有關部門、許多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均提出了備案審查的建議,事實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也會同全國人大環資委開展了備案審查工作,并提出了審查建議,取得了實質性效果。但由于缺少相應的反饋和公開機制,社會上對此反應平淡。為此,立法法修改對備案審查制增加了包括可以開展主動審查、加強審查結果向社會反饋和公開、加強備案說明等方面的規定,必將使我國的法規備案審查工作得到大大加強,有利于解決現行環境法律法規相互交叉矛盾的問題。

中國環境報:立法法的修改對于完善法制體系具有重要作用,這一點是否體現在環境司法方面?

穆治霖:制定司法解釋對于司法機關依法正確行使職權是必要的,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環境司法中,大量污染損害案件情況千差萬別,其審理都需要明確具體的司法解釋。

針對目前實踐中司法解釋存在的問題,立法法第一百零四條從4個方面進一步加強對司法解釋的規范和監督,努力使之更符合立法原則和立法原意。這4個方面的修改將使環境司法解釋的制定與環境立法得到進一步銜接,有利于維護法制統一。

專家點評

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法案室穆治霖:

總的來看,立法法修改對于我國環境立法的主要影響有,人大在環境立法中的主導作用將得到進一步發揮、地方關于環保的立法權將得到進一步擴大、公眾參與環保立法有望取得實質進展、環保法規規章的備案審查將得到進一步加強、環保法規規章的立法權限和程序將得到進一步規范、環境司法解釋的制定與環境立法將得到進一步銜接等6個方面。此舉將為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法制保障。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