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我國提出自主貢獻目標反映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一貫的
政策和行動,體現了中國政府實現綠色低碳發展轉型的決心,順應了人民對“碧水藍天”的渴望和建設“美麗中國”的期待。
自主貢獻可以形成發展轉型的倒逼機制
實現自主貢獻的各項目標,既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也需要改善能源結構,更需要樹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綠色消費理念。因此,無論是排放峰值目標的實現,還是非化石能源比例的提高,都需要增加低碳投資、提高綠色供給。
根據國家氣候戰略中心的初步估計,今后16年間,提高能源效率、發展非化石能源以及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低碳產業的總投資將超過40萬億元,形成產業規模23萬億元,對GDP的貢獻率超過16%。因此自主貢獻也是對中國綠色發展轉型的重要貢獻。
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提供借鑒
從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看,沒有一個國家是在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同時面臨綠色低碳轉型任務,發展低碳經濟的概念是在發達國家均完成了工業化、城鎮化后才出現。中國目前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中后期,走出一條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將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鑒。
為巴黎會議注入正能量,推動達成全面、平衡協議
自主行動目標的提出,展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同時,文件指出,氣候談判應充分考慮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不同歷史責任、國情、發展階段和能力,需全球共同努力,在各國提出自主貢獻基礎上,平衡資金、技術開發和轉讓等要素,達成全面、平衡、有力度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