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生態美”變成“百姓富”——美麗鄉村建設的浙江實踐

2015-8-12 11:00 來源: 經濟日報

如何讓生態美變成百姓富


如何讓“生態美”變成“百姓富”,既要美麗風光也要美麗經濟?這是浙江十多年來持續發力,建設“美麗鄉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從浙江建設美麗鄉村的實踐看,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關鍵,就是要從實際出發,找到轉化器,摸準平衡點,讓生態資源化,資源經濟化,經濟生態化。

地處浙北山區的安吉縣是全國首個國家級生態縣,也是我國唯一榮獲聯合國人居獎的縣。2008年,安吉率先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將整個縣域作為4A級景區進行統一規劃,每個村都是一個景點,全縣目前已建成“中國美麗鄉村”精品村179個,創建覆蓋面達到95.7%。

說起“美麗鄉村”,安吉縣委書記單錦炎自豪的心情難以掩飾:“在安吉,每天看不一樣的村莊,半年都看不過來。”

“看不過來的鄉村”究竟能看到哪些新景象?

“兩端青山綠茫茫,中間白墻紅瓦房,庭院里面顯高雅,幸福就在竹林藏。”安吉農民的這首打油詩,道出了當地依靠綠水青山,發展農家休閑旅游,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秘密。

單錦炎告訴記者,過去有人說“靠山吃山”,但安吉人卻是“養山富山”,依托得天獨厚的美麗鄉村,接連做了3篇文章——

在生態農業方面,108萬畝竹海,每年給農民直接帶來11億元收入。17萬畝白茶園,串起15800余戶種植戶、350家茶葉加工企業、31家茶葉專業合作社,整個白茶產業鏈從業人員達到20多萬人,每年平均為每位農民創收5800元。

細觀生態工業,在安吉,每一根竹子都要“吃干榨凈”,竹制品從單一的竹涼席發展到了竹地板、竹家具、竹纖維、竹飲料等七大系列3000多個品種,僅竹制品加工去年銷售收入就達180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從業人員近5萬,全縣農民平均增收7800元。全縣現有竹產品配套企業2400余家,竹地板產量已占世界產量的60%以上,竹工機械制造業占據了80%的國內市場。普普通通一根竹子通過安吉人的巧手,變成了能吃、能喝、能穿、能居、能游、能樂的綠色時尚,以占全國1.8%的立竹量創造了全國20%的竹業產值。

從生態旅游看,僅2014年,安吉就吸引1200多萬人次游客,門票收入一項達2.16億元,旅游收入127.5億元。今年上半年,安吉接待游客692.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81.6億元,門票收入1.77億元。令人欣喜的是,安吉“農家樂”旅游人次、門票收入和旅游收入年均增幅在40%以上。即便是炎炎夏日,如果不提前預訂,農家樂住宿一鋪難求。

數據顯示,安吉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10年年均增幅在11.2%以上,去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562元,超過浙江平均水平2189元,連續10年領跑浙江。

從安吉縣的成功實踐中,記者發現浙江發展“美麗經濟”,有兩個特點:

一是善于把生態亮點打造成景點,串聯景點形成景區,整體包裝走向市場。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浙江已經規劃建設了45條休閑旅游景觀帶。截至去年底,累計發展農家樂特色旅游點2800多個,農家樂從業人員達到11.5萬人,直接營業收入88.4億元。湖州市高家堂村,以“青清山水,凈靜村莊”為賣點,近年引入社會資本組建了“蝶蘭風情”旅游開發公司,村集體占股30%,公司負責市場營銷和產品開發包裝。“去年靠賣竹子和發展旅游,村民人均收入達到1.9萬元。”

與此同時,結合農村綠化,浙江還啟動了興林富民示范村鎮建設,目前已建成示范鄉鎮182個、示范村1092個,去年示范村鎮農民人均林業收入占到農業收入的77.8%。重點發展花卉苗木、干鮮果品和珍貴樹種等產業,讓農村增綠、農民增收。臨安、江山、慶元等縣、市農民人均林業收入占到了總收入的一半以上。長興縣結合平原綠化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產業,面積達到26萬畝,從業人員3萬多人,苗木種植戶年均收入超過4萬元,真正實現綠起來、富起來、美起來。

二是特別注重產業的選擇。沒有產業就沒有就業,沒有稅收,沒有致富源,也不可能有可持續的生態保護。在產業選擇上,浙江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重點發展具有技術含量、就業容量、環境質量的產業,推動傳統產業生態化、特色產業規模化、新興產業高端化。

今年以來,遍及浙江鄉村的重大文化旅游休閑項目好戲連臺,僅在安吉一縣,就有71個項目,投資總額超過700億元。

不光是產業選擇有標準,美麗鄉村的建設、評比、管理如今在浙江也都有了標準。今年6月1日起,為了讓美麗鄉村建設有章可依,有規可循,浙江省以安吉縣制定的相關標準為樣本,制定實施了《美麗鄉村建設指南》,意味著美麗鄉村建設從此建有方向、評有標準、管有辦法,千萬農民從中看到了自己家園的美好明天。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