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年底發布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中國曾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左右中國溫室氣體排放有望達到峰值,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升到20%左右。另據有關專家介紹,“十三五規劃”中的內容預計將會有涉及如何達到溫室氣體排放峰值以及實現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的,有望進一步明確未來的低碳路線圖。
機構認為,我國
碳交易市場相關的制度建設以及扶持
政策等將在未來逐步推進,為2016年全國統一碳
排放權交易市場做準備。A股市場上的碳排放概念股主要有:中電遠達(600292,股吧)、天科股份(600378,股吧)、巨化股份(600160,股吧)、三愛富(600636,股吧)、內蒙華電(600863,股吧)、天富熱電、國電南自(600268,股吧)、置信電氣(600517,股吧)、盾安環境(002011,股吧)、天壕
節能、易世達(300125,股吧)、雙良節能(600481,股吧)等。公司方面,中電遠達具備二氧化碳捕捉的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和碳交易平臺,同時還建成了國內首個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及液化裝置,未來潛在市場巨大。巨化股份是國內首家實施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的氟
化工企業,后期有望受益于碳排放交易試點的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