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8 01:49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據易碳家了解,方法學應該具有普適性,得到廣泛的認可,同時又要有足夠的市場需求。整個碳市場是以CDM方法學為基礎的。CDM方法學已經不少,目前還處于廣泛征集的階段,項目集中在可再生能源等幾種類型上,大部分方法學實際應用數量寥寥無幾。
這種局面并不會持續下去,方法學體系會經歷一個淘汰演化的過程。科學依據不足,市場需求低的將被淘汰,普適性強,額外性論證簡單的方法學將被保留下來。市場不會喜歡一個成本和風險太高的方法學。不少方法學是存在漏洞的,EB的作用更像是在彌補方法學本身的不足。盡管現在的方法學邏輯上已經非常清晰,但具體環節上存在著無法精確控制和計量的因素。
額外性的本質決定了不可能存在一個完美的方法學,能夠替代EB的作用。這就好比金融工具的定價模型,雖然模型可以給出一個精確的價格,但市場價格可以差之萬里,所以無論計算結果如何,大家還是要坐下來討價還價。無論你的項目看起來如何符合方法學,EB還是要最后審核一次的,不過這種審核更多的是為了規避方法學本身的漏洞。
做一個CDM項目就好像是在打一場官司,方法學是法律,也是你的辯論邏輯和依據,DOE是你的律師,他要證明你是符合法律規定的,而EB是仲裁機構,它要防止你鉆法律的空子,做最后的把關。方法學體系會逐漸成熟起來,但永遠存在著漏洞,這是科學和邏輯思維的無奈,因此EB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方法學是碳市場最基本的競爭,中國應該投入更大的精力專門從事這方面的工作。適合我們國家的方法學越多,越受認可,那么我們可以提供的碳商品也就越多,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就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