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易碳家了解到,新修訂的環境保護
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將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的環境違法信息記入社會誠信檔案,及時向社會公布違法者名單。
建立誠信檔案,企業面臨的違法帶來的環境風險將會轉化為商業風險,企業的行為會傳導到各個不同的經濟主管部門,這樣就會形成一種機制,守信的企業會受到激勵,失信的企業會受到約束,企業在環保領域違法,將會處處受限,社會各部門共同把關,最終將形成多元化的共同約束機制。
環境公益訴訟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對此也作出了相應規定。
在全國人大代表吳青看來,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規定環境公益訴訟制度,主要目的不是通過訴訟解決環境保護
問題,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公眾監督手段、監督途徑。據易碳家了解到,通過公益訴訟,一方面加大對企業的監督,加大對政府環境保護責任的監督;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對全民開展環境保護法制宣傳教育的作用。此外,通過公益訴訟,會培育和促進環保公益組織的發展和壯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