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銀行間
市場交易商協會與浦發銀行投資銀行部合作舉辦“綠色債券——碳收益票據創新”專題研討會。 與會專家從國內
碳交易市場現狀出發,圍繞碳收益票據創新發展路徑、碳收益票據的市場發行人及投資人群體、碳收益票據中介機構的角色與作用、碳收益票據的信息披露與風險管理等方面進行交流和探討。
據了解,國內首只碳收益票據發行人為中廣核風電有限公司,經交易商協會注冊后于2014年5月12日在銀行間市場成功發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聯席主承銷,發行規模10億元,期限5年。該產品定價按照固定利率加浮動利率確定,浮動利率掛鉤發行人特定風電項目碳收益率,突破了以往浮息債只與定存利率、Shibor等基準利率掛鉤的常規,開創了國內掛鉤“非常規標的”并推廣低碳概念的先河。此外,證券時報記者從浦發銀行了解到,近期還會陸續有幾只碳收益債券上市,進一步豐富碳收益市場。
交易商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碳收益票據成功發行對于進一步推動多層次債務資本市場創新發展、改善低碳經濟發展金融生態、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上述人士表示,近年來,在人民銀行的指導下,交易商協會圍繞支持綠色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支持和引導綠色能源、公共
交通、環保技術、農林種植等綠色產業企業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從促進能源供給結構改善、公共交通發展、環保技術提升等方面大力推動綠色發展。
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環境保護部等主管部門領導,
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等7家碳資產交易所,國家開發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中廣核風電有限公司等近30家金融機構、能源生產企業與會。交易商協會楊農副秘書長主持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