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巴黎協定》生效——批準進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回顧

2016-11-4 13:17 來源: 全球變化研究信息中心 |作者: 裴惠娟

編者按

2016年11月4日,《巴黎協定》正式生效。從達成、簽署、批準到生效,《巴黎協定》完成了最后一個法律步驟。這是一項全面、平衡且富有雄心的協定,將使全球氣候治理多邊進程踏上新起點。本文對《巴黎協定》批準進程進行梳理,重點關注發展過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巴黎協定》背景

2015年12月1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締約方會議第二十一次大會在巴黎布爾歇會場圓滿閉幕,全球195個締約方國家通過了具有歷史性的全球氣候變化新協議,《巴黎協定》也成為歷史上首個關于氣候變化的全球性協定。協定指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確保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 ℃之內,并為把升溫控制在1.5 ℃之內而努力。

根據相關條款,《巴黎協定》的生效分為兩個步驟并需滿足兩個條件。兩個步驟即《巴黎協定》將于2016年4月22日至2017年4月21日開放供各方簽署,隨后《巴黎協定》將開放供各方加入,各方應將各自批準、接受、核準或加入的法律文書交予《巴黎協定》的委托保存人。生效的兩個條件包括:至少55個締約方加入協定(交存其批準、接受、核準或加入文書),并且涵蓋全球55%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條件得到滿足后的第30天,《巴黎協定》將正式生效。

《巴黎協定》生效批準進程中的里程碑事件回顧


截至到10月4日,全球共72個締約方批準了《巴黎協定》,它們的碳排放量在全球碳排量中的比例超過56%,跨過了《巴黎協定》生效所規定的兩個門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0月5日宣布,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將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

世界資源研究所《巴黎協定》追蹤圖(來源:WRI,2016)

截至到11月4日,全球共97個締約方批準了《巴黎協定》,它們的碳排放量在全球碳排量中的比例超過69.22%。

首次簽署儀式上15個國家批準——釋放積極信號

當地時間4月22號,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巴黎協定》高級別簽署儀式。會上一共有175個國家參加并簽署了《巴黎協定》,其中還有15個太平洋島嶼國家和氣候脆弱型國家一并交存了其批準文書,這些國家包括巴巴多斯、伯利茲、斐濟、格林納達、馬爾代夫、馬紹爾群島、毛里求斯、瑙魯、帕勞、圣基茨和尼維斯、圣盧西亞島、薩摩亞、索馬里、巴勒斯坦國和圖瓦盧。澳大利亞、阿根廷、喀麥隆、加拿大、中國、法國、馬里、墨西哥、菲律賓和美國宣布,計劃在2016年內批準該協議。巴西、歐盟和俄羅斯承諾,推進批準協議的必要步驟。

盡管已經批準的國家只占全球總排放量的極小比例,但是它們帶頭實現早期批準對滿足55個國家的要求至關重要。在太平洋島嶼國家和氣候脆弱型國家帶頭批準的影響下,截止到9月1日,已有24個國家批準了《巴黎協定》。

中美聯合批準——加速協定盡早生效

小島嶼國家的率先行動對于《巴黎協定》的早日生效必不可少,從締約國的數量方面來看,滿足生效條件之一指日可待。但40個小島嶼國家全部加起來所占排放量比例甚至不到1%,因此占全球排放量55%的條件實現起來難度更大一些。

根據UNFCCC秘書處提供的計算生效所需溫室氣體排放占比的數據,排名靠前的締約方包括:中國(20.09%)、美國(17.89%)、歐盟(12.08%)、俄羅斯(7.53%)、印度(4.10%)、日本(3.79%)、巴西(2.48%)、加拿大(1.95%)、韓國(1.85%)、墨西哥(1.70%)。這些國家的批準行動對《巴黎協定》能否生效至關重要。能否盡快生效則主要取決于中國、美國、俄羅斯等溫室氣體排放大國的國內審批程序。其中,中美兩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約占全球的40%,兩國的態度對于應對氣候變化問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開幕前的9月3日,中美兩國領導人先后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交存中國和美國氣侯變化《巴黎協定》批準文書。

中美宣布批準《巴黎協定》之前,已有24個締約方完成了批準協定的程序,不過這些國家的碳排放量合計僅占全球1%,遠不及協議生效門檻。中美兩國向聯合國交存批準文書后,使得正式批準《巴黎協定》的締約方數量增至26個,將參加《巴黎協定》的國家所占全球排放量的份額提高到39.01%,為《巴黎協定》盡早生效做出了重大貢獻。

交存儀式上31個國家批準——滿足生效條件之一

為了推動《巴黎協定》早日生效,9月21日,聯合國總部舉行《巴黎協定》批準書交存儀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泰國等31個國家的代表在聯合國大會廳依次將批準書交到潘基文手中,儀式現場還播放了加拿大、澳大利亞、歐盟等承諾在今年年內交存批準書的視頻。

潘基文在儀式結束后說,加上此前已交存批準書的29個國家,現在已有60個國家交存批準書,這些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總排放量的47.5%,《巴黎協定》正式生效的條件之一已經得到滿足。未來只需交存國的總排放量達到55%就能達到協定生效標準,潘基文表示對《巴黎協定》在2016年年底前生效抱有信心。 

印度批準——使生效的最后條件更加接近

《巴黎協定》生效的條件之一得到滿足之后,對于如何才能邁過最后一道門檻,外界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了歐盟、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亞和韓國。這些國家都是較大的排放國,任何一國的承諾都可以迅速令減排總量過線。

在外界注目中,印度于10月1日宣布批準了《巴黎協定》,至此全球已有63個國家交存批準書,這些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總排放量的51.89%,離協定生效的第二個條件非常接近。 

歐盟“快速”批準——正式生效條件全部滿足

此前,外界一直認為,由28個成員國組成的歐盟由于批約程序復雜,可能無法盡快完成批準過程。就《巴黎協定》而言,歐盟到2030年減排40%目標在成員國之間的分配方案在2017年才能最終確定,一些成員國表示將不會在此之前批準和加入《巴黎協定》。

歐盟自身因為擔心無法趕在《巴黎協定》生效前完成批準程序,從而顯得“落后”,9中旬歐盟領導人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舉行的峰會上同意采取非常措施。

9月30日,歐盟成員國環境部長在布魯塞爾開會,同意“快速”批準《巴黎協定》。這一程序使歐盟作為一個整體,在所有成員國完成各自國內批準程序前批準《巴黎協定》。歐盟目前已有德國、法國、奧地利、匈牙利等7個成員國批準《巴黎協定》,其他成員國也將相繼啟動批準程序。

10月4日,歐洲議會全會以壓倒性多數票通過了歐盟批準《巴黎協定》的決議,歐洲理事會當天晚些時候通過書面程序通過了這一決議。這意味著《巴黎協定》已經具備正式生效的必要條件。

尚未批準協定的主要國家動態

在排放量較多的主要國家中,日本、俄羅斯、韓國、澳大利亞等尚未批準,行動明顯滯后。

日本安倍政權先前由于對協定生效的時間預估不足,導致行動上出現延誤,招致在野黨的質疑,現階段日本政府正在努力彌補“失誤”。5月七國集團(G7)伊勢志摩峰會的首腦宣言寫明將努力促成《巴黎協定》年內生效。在擔心英國脫離歐盟將導致歐盟各國批準滯后的背景下,排放量占3.8%的峰會主席國日本的年內批準或將受到期待。由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重視經濟政策,日本政府內部原本考慮在更晚一些的內閣會議上通過批準案,但在各國紛紛批準的壓力下有所提前。10月11日,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通過了《巴黎協定》批準案,預計將于近期提交國會,力爭得到參眾兩院的批準,并在UNFCCC第22次締約方會議(COP22)11月7日于摩洛哥開幕之前使其正式獲批。10月19日,日本參院開始審議全球變暖對策新框架《巴黎協定》批準案。要想作為正式成員出席11月在摩洛哥舉行的協定第一次締約方會議,有必要在19日前批準,而日本今后還要進行眾院審議,時間上已然來不及,因此招致外界一片質疑聲。

8月27日,日本共同社報道,從多名俄羅斯政府相關人士處獲悉,俄羅斯政府擬于2016年內批準《巴黎協定》。接受采訪的俄羅斯自然資源與生態部干部稱,俄羅斯正在制定為實現“2030年排放量降至1990年的70~75%”這一目標的國家行動計劃。制定工作將于近期結束,稱“批準的準備就緒”。行動計劃中除政府規定的減排措施外,還包括了各產業部門的對策。

轉載引用請注明來源:中國科學院蘭州文獻情報中心;全球變化研究信息中心 裴惠娟 供稿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