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消息,馬拉喀什氣候大會正在此間舉行。在會場道路旁、展區內,隨處可見各種體現綠色低碳理念的“小心思”。李曉喻 攝
中新社馬拉喀什11月12日電 (記者 李曉喻俞嵐)馬拉喀什氣候大會正在此間舉行。中國企業不僅在會場內外亮相,也活躍在與會代表和參展企業的日常生活中。
在會議擺渡車車隊中,有來自中國揚子江汽車集團的十幾輛環保
公交車。這些頂著兩條“辮子”的純電動巴士每天都往返于氣候大會會場和各大酒店之間。
馬拉喀什市副市長艾哈邁德·莫塔薩迪克稱,揚子江汽車集團在清潔能源汽車領域“有領先的技術”。這是該市從中國購買的首批電動環保公交車,今后陸續投入服務的電動環保公交車將達到35輛。
會場企業展示區也不乏“中國制造”。比亞迪(55.150, -0.19, -0.34%)中東非洲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黃志學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作為全球唯一受邀的城市綠色公交解決方案供應商,比亞迪此次展出的是一整套方案,除電動化
交通外,還包括太陽能板、儲能電站和家用儲能方案等,以解決城市和家庭儲存電的
難題。
黃志學透露,目前比亞迪的電動大巴和電動的士已在超過50個國家和200個城市投入運營。
“我每天都在使用‘中國制造’”,西門子公司的職員Haitham告訴中新社記者,“有人說中國產品的質量不行,但我認為中國人聰明、勤奮,而且有驚人的創造力,能夠做出質量非常非常好的產品。我很尊重中國公司和‘中國制造’。”
對自稱“技術派”的Haitham而言,印象深刻的中國公司是華為和小米,“因為他們在技術方面很出色。”
以華為為例,其2015年研發支出高達94.8億美元,首次躋身全球研發支出前十強。這使得該公司在4G等技術領域居世界首位。
除了“中國制造”,中國電商在馬拉喀什氣候大會上也有較高知名度。
歐盟代表團成員、來自斯洛伐克的Ivan Barka表示,雖然自己還沒嘗試,“不過我的家人已經有過在阿里巴巴網站上購物的經歷。”
“阿里巴巴的觸角現在伸得到處都是”,荷蘭皇家布林克曼公司客戶經理Mohamed Zniber Andaloussi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有時想買東西時,他會上阿里巴巴網站逛逛。“我買過鞋和衣服,也買過其他小玩意兒。”
多位與會者和參展企業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都表示,中國企業開疆拓土的雄心引人注目。“我發現很多中國企業正在通過并購外國企業等方式,向全世界進軍。這會讓他們占據更廣闊的國際
市場,創新能力也會更強。”Haitham說。
據官方數據,2016年前9個月中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342.2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53.7%;海外并購項目超過500個,實際交易金額674.4億美元,涉及67個國家和地區的18個行業大類。其中制造業領域并購“大單”最多,金額達161億美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