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中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的形勢分析

2016-12-31 11:53 來源: 中國碳交易網

近一個世紀以來,全球氣候變化已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產生重要影響?;茉聪牧亢投趸?a href="http://m.sfmzp.com"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碳排放量也呈快速上漲之勢。2013年我國碳排放總量已超越歐盟和美國位居全球首位,人均碳排放量也首次超過歐盟。隨著資源環境剛性約束加劇和全球氣候行動的如火如荼,我國面臨越來越大的國際壓力。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實現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部署,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促使低碳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八屆五中全會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提出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上升和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標,低碳發展迫在眉睫?!吨袊鴳獙夂蜃兓瘒曳桨浮贰ⅰ秶覒獙夂蜃兓巹潱?014-2020年)》、《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繼出臺,引導我國低碳發展;低碳試點示范深入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應對氣候變化立法工作進程不斷加快,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成效明顯。

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5年度報告》,2014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6.1%,比2010年累計下降了15.8%;“十二五”期間中國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1.2%,比2005年提高了4.4個百分點;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了21.88億立方米,已超出對外宣布的15億立方米承諾目標。

面向未來,我國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明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生態文明、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政策導向,確定2020年、203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為: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達峰。

“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全面落實《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和國家自主貢獻文件,加快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不斷調整經濟結構、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增加森林碳匯、探索實行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重目標控制機制、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確保實現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18%的目標,并為2030年左右實現碳排放達峰奠定基礎。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