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期貨交易合約與傳統的期貨合約相比只是基礎資產不同。從定義上來說,期貨 (科西嘉, 2014)是在交易所內進行交易的標準化的合約,該合約約定了在未來某一個特定的時間以確定的價格交易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標準化的合約”,“標準化”的意思是買賣雙方做期貨交易的合約條款都是交易所制定的,“合約”是面向未來的合約,合約約定了未來買賣(交割)一定標的物的價格。為了防止違約,買賣雙方都得交保證金。
需要注意的是,期貨都是在正規的交易所內進行交易的,國內的正規期貨交易所包括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等。
碳交易領域目前還沒有正規的交易所,但國務院在《關于印發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中稱“將研究設立以
碳排放為首個品種的創新型期貨交易所”,如果該交易建成,將極大利好中國碳
市場的發展。
碳
排放權期貨是歐美國家實現低成本
減排的市場化手段之一。從國際經驗來看,開展碳排放權期貨以及
衍生品交易,對于
節能減排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證監會期貨監管一部副巡視員劉云峰認為 (碳交易網, 2013),開展碳排放權期貨有兩大意義:一方面,可以提供高效的信息交流平臺,形成公開透明的交易價格;另一方面可為相關現貨企業提供有效的避險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