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能源署2017年發布的最新數據,全球碳排放總量已出現了持續3年的“零增長”,而中國煤炭用量的減少,是這3年全球碳排放變緩的主要原因。
在《巴黎協定》達成后,中國政府積極致力于削減碳排放,但煤
化工行業的相關數據卻顯示出,如果在中國“十三五”規劃實施期間,煤化工項目的增長未得到控制則很有可能會導致碳排放量的持續增加。
為了評估中國煤化工行業在“十三五”期間的發展潛力,并對行業可能造成的碳排放當量進行估算,近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了《中國煤化工行業“十三五”期間碳排放量估算研究》(以下簡稱“研究”)。研究梳理了中國目前所有投產、在建、擬建的煤化工項目及其產能數據,以2015年為研究水平年,按照煤化工發展的三種情景預測了2020年中國煤化工行業將貢獻的碳排放量。
研究指出,過去十余年來煤化工的盲目發展已經造成該行業的產能過剩,但在政府開始整頓煤化工無序現象至今,部分“十三五”規劃范圍外項目仍在推進,處于在建或者即將投產的狀態,且當前這些項目的總產能遠大于“十三五”及相關規劃中的產能。根據估算結果,中國煤化工行業在2020貢獻的碳排放量將達到4.09億噸/年,這一數值比2015年中國煤化工碳排放總量9000萬噸增長了近4倍。
“十三五”中國煤化工碳排放量將持續增加
中國煤化工行業碳排放量現狀到底如何呢?研究結果顯示:中國2015年碳排放中,工業碳排放量的占比約為70%以上,其中中國煤化工產品在2015年的碳排放量占中國工業排放量的13%左右。
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煤化工項目的碳排放總量為9000萬噸,其4個主要產品在2015年的的產能、產量及碳排放量為:煤制油278萬噸、132萬噸、906萬噸,煤制氣31.05億m3、16億m3、768萬噸,煤制烯烴792萬噸、648萬噸、6817萬噸,煤制乙二醇212萬噸、102萬噸、571萬噸。
2015年,煤制氣、煤制油和煤制乙二醇的排放量約占總量的25%,其余排放量基本由煤制烯烴所貢獻。
根據《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有關煤化工的重點建設項目的列表梳理,中國現有煤制油、煤制氣投產及在建的項目中,符合能源“十三五”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范圍的產能已遠遠大于其所規劃的產能;而對于煤制烯烴和煤制乙二醇,《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未明確其產能規劃。
“研究根據煤化工項目在2020年可能投產的不同規模,分規劃情景、極端情景、預測情景對該行業在‘十三五’末期所產生的碳排放量進行估算。”綠色和平項目負責人表示。
在預測情景下,即到2020年,中國煤化工的產能中,包括現有的所有投產項目外,只增加《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所劃定的重點建設項目區域范圍中,符合條件的現在在建的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和煤制乙二醇項目,該情境下煤化工4個產品的碳排放量約為4.09億噸。
在此情景下,煤制烯烴和煤制油貢獻了近七成的碳排,而煤制氣項目的布局相對較少,且推進速度延緩了其在2020年能達到投產狀態的成功率。該情景下,投產項目碳排放量約為2.15億噸,在建項目碳排放量約為1.93億噸。
在規劃情景(即到2020年,中國煤化工主要產品煤制油、煤制氣的產能將達到《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所規劃的產能,其他產品產能維持現有投產項目產能)和極端情景(即到2020年,中國煤化工產能中,包括現有所有投產項目外,還包括《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所劃定的重點建設項目區域范圍中,符合條件的在建及擬建的煤制油、煤制氣項目,以及重點建設的煤制烯烴及煤制乙二醇的在建項目)下,煤化工行業到2020年將貢獻的碳排放量在保守估計的前提下,將分別達到3.01億噸/年和7.92億噸/年。
上述負責人表示,以上三種情景,相比2015年中國煤化工產業二氧化碳排放量(9062萬噸),均出現了明顯的增長,增幅最大超過8倍。在中國持續進行碳
減排的
政策背景下,煤化工行業的碳排強度卻持續增加,這無疑將會為中國
碳減排目標的實現帶來阻力與負擔。
停止審批煤制烯烴等極高碳排屬性的項目
綠色和平項目負責人指出,如果相關部門對中國煤化工項目發展不加以限制,未來煤化工相關政策的執行力度將受到嚴重影響。
在上述負責人看來,預測情景中的碳排放量高于規劃情景。由于預測情景包含了已投產項目和重點范圍內的在建項目,而規劃情景是以煤制油、煤制氣產能定額的1300萬噸和170億m3為依據。這說明在投產項目相同的前提下,“十三五”規劃的煤制油和煤制氣產能,明顯限制了煤制油、煤制氣產品的發展,但同時由于煤制烯烴和煤制乙二醇產品未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在預測情景中會造成產能的快速擴張,并貢獻碳排放。
中國在力圖減緩氣候變化,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進程中,能源轉型一直也是中國的重要能源政策之一。然而,煤化工尚未成熟的工藝技術及高碳排的特性,仍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17年,是中國建立全國性
碳交易市場的關鍵年份。為在2020年前將中國的
碳市場建設得更加成熟與完善,碳排放成本也會被逐漸納入到相關政策的考量范圍。這也是煤化工等高碳排項目的企業經營者所需要面對的挑戰。因此,上述負責人建議:
首先,煤化工作為高碳排工業行業,其項目審批應被納入中國碳減排的統一考量之中。
其次,決策部門在審批煤化工項目時,應停止審批煤制烯烴這類的極高碳排屬性的項目。并停止建設《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的重點建設范圍以外的煤化工項目。在“十三五”規劃的基礎上,停止規劃煤化工新增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