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7年6月16日 “東北亞低碳城市發展同行評議及國別比較研討會”在北京舉辦,來自韓國、蒙古國的國際機構代表以及來自浙江、山東、武漢、天津等省市及在京的國內外專家三十余人出席了此次研討會。本次活動由綠色創新發展中心、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社委員會(UNESCAP)東亞及東北亞辦事處、能源基金會和ICLEI-倡導地區可持續發展國際理事會東北亞秘書處聯合舉辦。本次研討會的召開標志著為期17個月的 “東北亞低碳城市發展:同行評議和國別比較”項目的啟動。本公眾號特編輯部分嘉賓的精彩發言以饗讀者,今天發布的是蒙古國烏蘭巴托環保局高級項目官員Zolzaya Enkhtur女士的發言。
非常高興有機會代表烏蘭巴托環保局給大家介紹一下蒙古國以及烏蘭巴托的低碳發展以及相關措施落實的情況。中國城市化非常迅速,蒙古國以及首都烏蘭巴托也一樣。2007年世界城市人口史無前例的超過了農村人口,到2050年將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農村,其余的人都生活在城市。
下圖是蒙古國人口發展情況,顯示的是全國人口和城市人口數量的對比。蒙古國的城市人口從2010年開始出現了非常大的增長,到2016年全國45%的人口生活在首都烏蘭巴托。當然放到整個亞洲來看,烏蘭巴托甚至整個蒙古國的人口數量都是微不足道的。
在烏蘭巴托人口數量并不是造成環境和社會巨大壓力的唯一原因。下圖是烏蘭巴托的地圖,可以看到綠色的占地面積非常小的部分是公寓區域;黃色的占地面積比較大的是傳統的蒙古包區域。但是住在黃色區域很難獲得相關的基礎設施,比如能源、供電和排水等設施。因此很多人想遷居到烏蘭巴托,以便在城市里享受更好的教育、找到更好的工作,生活也可以得到相應的改善。這就造成了城市的環境、社會,甚至是經濟上的壓力。
從2015年我們就開始考慮對烏蘭巴托至關重要的環境
問題,2017年出臺了《烏蘭巴托2020綠色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總結了以下七個因素:清潔的空氣、可持續性的
交通、固廢管理的改善、水安全、潔凈的土壤、參與性的可持續環境、氣候變化韌性,在上述七個方面存在的問題是使烏蘭巴托變得更加綠色的關鍵困難和挑戰。
舉個例子,比如烏蘭巴托的空氣污染可以用災害量級來描述,相對于大家都抱怨的北京空氣污染來說,在同一天烏蘭巴托的AQI數值5倍于北京的數值??諝馕廴締栴}在冬天更為嚴重,因為在黃色區域蒙古包里居住的人們冬天取暖都是直接燒煤的。
我們知道長此以往是不可持續的,所以制定了行動方案,為了更好的改善烏蘭巴托綠色發展的狀況,讓環境更加具有可持續性,公眾的參與度相應增加;經濟要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整個城市的人都應該居住在更加安全的環境當中。
我們認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需要在社會、經濟、環境和城市治理方面有四個支柱。具體來講,每一個支柱下面都有其所涵蓋的目標??沙掷m性的社會里面包含了綠色的城市交通、綠色建筑和擁有綠色生活方式的市民;可持續性的環境包括:清潔空氣、水、土壤,零廢棄物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韌性;可持續性的經濟包括:綠色就業機會,對環境友好的商業,同時這個城市能夠支持綠色采購;可持續的城市治理包括:城市規劃和去中心化、減少不平等和支持本地、國內、區域乃至國際的鏈接和資源共享。
烏蘭巴托在綠色發展
政策上經歷了不斷變化的過程,因為受到國際、國內一些調整的影響。這個行動計劃出臺的大背景是,2014年蒙古國議會批準了《國家綠色發展政策》,由環保部和旅游部牽頭頒發;2015年蒙古國議會通過了一項關于發展政策規劃的法律,規定了國家政策的制定、實施和監測評估的流程;2016年,與烏蘭巴托市政局批準了《烏蘭巴托綠色發展戰略2020》,對環境方面的七個主要目標制定了到2020年的行動方案。
緊接著,議會批準了《蒙古國2030可持續性發展目標》。另一方面,2017年我們與以亞洲基金會為代表的國際組織共同合作,對《烏蘭巴托綠色發展戰略行動計劃》進行更新,使它能夠達到國家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和要求。根據我國有關法律要求,對政策進行更新至少要規劃未來的8到10年,因此這個更新的文件法律效力將持續到2025年。這個行動政策會將在今年9月得到批準,它包含行動計劃和各項指標,包括剛才講到的四項支柱和七項關鍵的指標。另外在今年年底的時候,首都城市環境署和GGGI合作出臺《烏蘭巴托城市層面對國家自主貢獻的貢獻》,并對資金流做出安排,這個計劃包括減少排放的計劃、適應氣候變化的計劃以及氣候相關投資計劃。
明年我們會繼續和各個利益相關方合作,從投資和執行兩個層面制訂和實施不同的政策計劃。未來通過監測和評估確保所設定的總體目標,即烏蘭巴托成為一個可持續的和氣候韌性的城市的達成。
當然,我們也識別了這個過程中會遇到的主要挑戰:包括迅速的城鎮化進程;土壤、空氣和水污染;機構能力,因為過去十年來蒙古國政局不是很穩定,所以也遇到了一些比較艱難的形勢;還有缺乏資金,沒有辦法順利推進項目的實施。
目前,烏蘭巴托在上圖所示的框架下來推進實現2025綠色發展政策,包括:增強與不同利益相關方的合作;在金融和財政上給予足夠的鼓勵和刺激政策;鼓勵創新和先進技術的發展;展現領導力,促進最佳實踐;加強機構的能力;提升認知度,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對話。
具體到氣候變化規劃上,上圖顯示的是預期實現蒙古國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2030年需要
減排730萬噸二氧化碳,相對基準情景要多減排14%左右。烏蘭巴托在這個目標下,所做出的貢獻將超過50%,有可能達到80%。為了能夠在2030年達到蒙古國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我們預計將在減緩措施方面做出的投資達到34億美元,在適應方面所做出的投資將達到27億美元。而蒙古國政府預計所需資金的80%都將來自國際社會。
上圖展示了烏蘭巴托正在和即將與各種組織合作實施的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項目:第一張圖是關于綠色建筑物的項目,是一個幼兒園;第二張圖是在IBB的支持下所做的一個快速
公交系統的交通項目;第三個是樓宇改造項目,因為烏蘭巴托處在環境和旅游部建筑
節能平臺的管轄區域內,所以開展了非常多的建筑節能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和項目實施。這個項目我們是跟世界資源研究所和GGGI合作的,制訂了一年的規劃,專門針對建筑節能進行可行性研究和預研究,將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第四個項目是關于廢棄物管理的項目,是與歐洲復興銀行一起開展的,預計從今年7月份開始實施到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