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國內外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標準體系現狀分析與比較

2017-10-28 00:42 來源: 和碳視角 |作者: 賀天

國內外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標準體系現狀分析

1、《溫室氣體議定書企業核算與報告準則》

《溫室氣體議定書企業核算與報告準則》(以下簡稱“溫室氣體議定書企業準則”)第一版于2001年9月發布,是國際上最早的企業碳排放報告相關準則。該準則為制定溫室氣體清單的公司和其他類型的組織提供相應的準則和指導,該準則包括了《京都議定書》中規定的6種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的核算與報告。并得到全球許多企業、非政府組織和政府的廣泛采納與認可。許多行業、非政府組織和政府的溫室氣體計劃采用該準則,作為其核算及報告體系的基礎。國際鋁業協會、國際森林紙業協會、WBCSD水泥可持續倡議組織等產業團體與溫室氣體倡議組織合作。共同制定具體行業的輔助工具。這套準則得以廣泛采納的原因包括它的制定過程納入了許多利益關系人,它是靈活和實用的,而且是建立在眾多專家和從業人士的專業經驗之上的。

2、ISO14064:2006

2006年3月ISO組織公布了ISO14064系列溫室氣體量化和核查標準(即ISO14064:2006),由三部分組成,其中包括一套溫室氣體計算和驗證準則。該標準規定了國際上最佳的溫室氣體資料和數據管理、匯報和驗證模式。組織可以通過使用標準化的方法,計算和驗證排放量數值,確保1噸二氧化碳的測量方式在全球任何地方都是一樣的。這使排放聲明不確定度的計算在全世界得到統一。其中:

(1)ISO14064第一部分(ISO14064-1:2006)詳細規定了設計、開發、管理和報告的組織或公司溫室氣體清單的原則和要求。它包括確定溫室氣體排放限值,量化組織的溫室氣體排放,清除并確定公司改進溫室氣體管理具體措施或活動等要求。同時,標準還具體規定了有關部門溫室氣體清單的質量管理、報告、內審及機構驗證責任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南。

(2)ISO14064第二部分(ISO14064-2:2006)著重討論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或加快溫室氣體的清除速度的溫室氣體項目(如風力發電或碳吸收和儲存項目)。它包括確定項目基線和與基線相關的監測、量化和報告項目績效的原則和要求。

(3)ISO14064第三部分(ISO14064-3:2006)闡述了實際核查和驗證過程。它規定了核查策劃、評估程序和評估溫室氣體等要素。這使ISO14064-3可用于組織或獨立的第三方機構進行溫室氣體報告驗證及索賠。

3、《2006年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

《2006年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是由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特別工作組編寫的,自發布后沿用至今。其中,第1卷描述了編制清單的基本步驟,就溫室氣體的排放和清除估算給出一般指導,第2卷至第5卷則為不同經濟部門的估算提供了具體指導。

4、PAS2050

2008年10月,英國標準協會發布了全球首個產品碳足跡方法標準--《PAS2050:2008商品和服務在生命周期內的溫室氣體排放評價規范》。該規范是由碳基金和英國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部(Defra)聯合發起,英國標準協會(BSI)為評價產品生命周期內溫室氣體排放而編制的一套公眾可獲取的規范。目前,PAS2050在全球被企業廣泛用來評價其商品和服務的溫室氣體排放。PAS2050是目前唯一確定的、具有公開具體的計算方法、也是人們咨詢最多的評價產品碳足跡標準。

5、ISO 14067

ISO 14067是為解決“碳足跡”具體計算方法,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2013年制定和公布的標準。該標準適用于商品或服務(統稱產品),主要涉及的溫室氣體包括京都議定書規定的六種氣體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六氟化硫(SF6)、全氟碳化物(PFCs)以及氫氟碳化物(HFCs)外,也包含蒙特利爾議定書中管制的氣體等,共63種氣體。

6、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于2013年10月15日發布了首批10個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2014年12月3日發布了發第二批4個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4個行業分別為石油天然氣生產企業、石油化工企業、獨立焦化企業和煤炭生產企業。2015年7月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第三批10個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此批指南包括的行業有造紙有色金屬、電子設備制造、機械設備制造、礦山、食品、煙草及酒、飲料和精制茶、公共建筑運營、陸上交通運輸、氟化工、工業其他行業,可以可看出,24個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涉及到各個行業范圍,為保證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提供了寶貴支持。

7、“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系列國家標準

2015年11月,基于國家發改委首批10個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報告指南,我國正式頒布了"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系列國家標準,即GB/T 32150《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和GB/T 32151.1 ~10發電、電網、鎂冶煉、鋁冶煉、鋼鐵、民用航空、平板玻璃生產、水泥、陶瓷和化工10個行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及報告要求,為2017年啟動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做好技術支持。

2017年07月15日,基于國家發改委第二批和第三批共計14個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報告指南,由全國碳排放管理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48)歸口管理,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清華大學、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起草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  石油化工企業》等14項國家標準形成征求意見稿,并于2017年9月5日前向各界征求意見。此國家標準包括的行業有:氟化工、食品、煙草及酒、飲料和精制茶企業、電子設備制造、獨立焦化、紡織印染、公共建筑運營、機械設備制造、礦山、陸上交通運輸、煤炭生產、其他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石油化工、石油天然氣、造紙和紙制品。

核算標準體系比較

1、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比較

PAS 2050 作為第一個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也是 ISO 14067 正式出臺前應用最廣的產品碳足跡評價規范,該標準于2011 年進行了更新,更新后的版本對產品碳足跡核算提供了更加詳細的要求和指導。ISO 14067 和 PAS2050 在目的和范圍、抵銷、數據和數據質量控制等方面相對一致;在原則、系統邊界和排放源等方面差異不大;在分配、產品比較和溝通上存在一定的不同。

(1)原則

PAS2050基于ISO14064-1:2006第3款,考慮到了相關性、完整性、一致性、準確性以及透明度五個原則。ISO14067除考慮到這五個原則之外,還對生命周期觀點、相關方法和功能單位等做出了規定。在完整性方面,PAS2050認為應包括所有制定的、對評估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有實質性貢獻的溫室氣體排放和存儲,而ISO14067強調全面性和重要性。在一致性方面,PAS2050要求“能夠對有關溫室氣體信息進行有意義的比較”,而ISO14067強調一致性,但不支持比較主張。在準確性方面,PAS2050指出應盡可能減少誤差和不確定性,ISO14067則強調避免重復計算、全面性和重要性。

(2)溫室氣體排放范圍和排放源

ISO 14067 將《京都議定書》定義的6類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六氟化硫,全氟化碳和氫氟碳化物)作為溫室氣體清單,但建議將其他有顯著貢獻或與產品相關的溫室氣體也包括在內。而PAS2050除了《京都議定書》規定的六種溫室氣體外,也將《蒙特利爾協定書》受控物質和最新IPCC指導中列明的溫室氣體也列入清單。而且在PAS2050中,定義了100年的評價期:對各種產品生命周期內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進行評價,應評價該產品形成后100年內溫室氣體排放的CO2當量影響;在ISO14067中對時間期限沒有相關要求。溫室氣體排放源方面,PAS2050考慮化石碳源產生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和生物碳源產生的非CO2排放。ISO14067則考慮化石和生物碳源所有的溫室氣體排放,包括生物碳源產生的CO2排放。

(3)系統邊界

PAS2050對系統邊界內涉及的溫室氣體排放過程及過程的輸入輸出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包括原材料、能源、資產性商品、制造與服務提供、設施運行、運輸、儲存、使用階段和最終處置階段,并明確溫室氣體排放評價至少應占到預計功能單位生命周期內溫室氣體排放的95%。ISO14067關于產品系統邊界的界定,根據ISO14040:2006進行了原則層面的相關說明,要求應包括所有在定義系統邊界內的,可能對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有顯著貢獻的單元過程,有基于質量、能源、環境影響等的截止規則,并且規定當包含或排除某個過程時應當列明并說明理由。

(4)分析的有效期

PAS2050所取得的結果有效期最長為兩年,除非被評價的產生GHG排放的產品生命周期發生了變化。而ISO14067對有效期沒有相關規定。

(5)排放的分配

PAS2050中分配的優先順序為:避免分配(單元過程分解或擴大產品系統)經濟分配,不允許物理分配。并對源自廢物、能源、運輸的排放和再生材料的利用和回收、與再利用和再制造有關的排放,給出了具體的要求。ISO14067中分配的優先順序為:避免分配(單元過程分解或擴大產品系統)、物理分配和經濟分配。然后再利用循環過程的分配方式。

2、企業層面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標準體系比較

參考ISO14064-1:2006、《溫室氣體議定書企業核算與報告準則》和《2006年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我國發布了“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系列國家標準,包括一個通則和10個企業溫室氣體核算國家標準。本文從企業層面考慮,對ISO14064-1:2006和“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系列國家標準進行比較:

表: ISO14064-1和"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系列國家標準比較

ISO14064-1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系列國家標準比較


通過比較可以看出,“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系列國家標準和ISO14064-1:2006核算標準的基本原則都遵循相關性、完整性、一致性、準確性、透明性這五個原則,在核算方法上ISO14064-1:2006除采用了計算法(排放因子和物料平衡法)和實測法(監測)外,還采用了計算和監測相結合的方法。ISO對對直接排放的間接排放做出了定義和要求,而“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系列國家標準并未區分直接排放和間接排放。此外,ISO14064-1:2006要求組織宜對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的不確定性,包括與排放因子和清除因子有關的不確定性,進行評估并形成文件,而“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系列國家標準對此沒有要求。

“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系列國家標準也根據我國企業實際情況制定了更詳細精確的核算指導,從企業層面制定了報告主體邊界,包括了主要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及直接為生產服務的附屬生產系統,采集活動水平數據方面,按排放類型(燃料燃燒排放、過程排放、購入購出的電力熱力產生的排放)細分了各排放源對應的活動水平數據,并提供了具體的排放量計算公式,并提供了符合我國國情的相關排放因子的推薦值。

總結與建議

在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標準制定方面,國內外都針對不同的對象制定不同的核算體系,側重點更加全面,例如國外的ISO14064-1:2006和ISO14064-2:2006分別關注組織層面、項目層面對溫室氣體減排或清除增加的量化,ISO14064-3:2006則為第三方提供了溫室氣體聲明審定與核查的規范及指南,PAS2050從產品層面評價碳足跡,我國的溫室氣體核算標準主要針對于企業,ISO14064-1:2006O類似。

通過PAS 2050 與 ISO 14067兩者的對比分析,可以對應用產品碳足跡評價標準有更詳細深入的了解,我國對于產品和服務層面的碳足跡評價還不是很成熟,因此PAS 2050 與 ISO 14067可以為我國產品碳足跡評價體系與一個很好的借鑒。

ISO14064-1:2006《組織層次上對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報告的規范及指南》確立了“組織邊界”的確定原則與方法,也確立了直接排放、能源間接排放和其他間接排放的邊界要求,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溫室氣體清單的組成內容。這些基本原則、方法與要求,提供了溫室氣體核算標準的制定依據,與國外其他核算標準相互協調,同時各個國家很好的借鑒了此標準,從而制定了自己國家的企業溫室氣體核算方法標準,推動了全球各個地區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和碳交易的施行。

“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系列國家標準作為我國首批指定的溫室氣體核算國標,為之后更多的行業制定相應的國標做出了很好的基礎工作,并且為各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的直報以及2017年全國碳市場啟動奠定了夯實的技術基礎。

由于地域和行業的差異,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系列國家標準在報告格式上存在一定差異,如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 第5部分:鋼鐵生產企業 GB/T 32151.5-2015 企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按包括和不包括購入和輸出的電力和熱力產生的CO2排放量進行了分別計算,但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要求 第8部分:水泥生產企業 GB/T 32151.8-2015則未做類似的區分。在同類活動水平數據獲取方式各國標之間也存在差異,如化石燃料燃燒排放中的化石燃料消耗量,鋼鐵行業國標GB/T 32151.5-2015要求根據核算和報告期內各種燃料購入量、外銷量、庫存變化量以及除鋼鐵生產之外的其他消耗量來確定各自的消耗量,水泥行業國標GB/T 32151.8-2015則要求根據核算和報告期內各種燃料消耗的計量數據確定各種燃料的消耗量,而化工行業國標GB/T 32151.10-2015要求根據企業能源消費臺賬或統計報表來確定化石燃料消耗量,且只考慮流入核算單元且明確送往各類燃燒設備作為燃料燃燒的化石燃料部分,不包括生產過程產生的副產品或可燃廢氣被回收并被本核算單元作為燃料燃燒的部分。

鑒于“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系列國家標準在各標準之間存在的上述差異,建議國家相關部門能夠統一要求,逐步完善,提高溫室氣體核算國標的科學性和權威性,增強國標使用過程中的用戶方便性。

我國溫室氣體核算標準研究工作起步晚,還未完全成熟,建議國家相關部門盡快要求在各地區的重點排放單位的溫室氣體核查過程中使用國標,一方面避免由于各地國標和核算指南混亂使用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不準確性,另一方面通過普及溫室氣體核算國標的使用,也能從中得到更多有價值的反饋和建議。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