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由太平洋島嶼國家斐濟主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第 23次締約方大會 (COP23)將在公約秘書處所在地、德國城市波恩召開。大嘴君今天也飛到了波恩,在接下來的兩周帶你圍觀本次氣候大會。
波恩氣候大會會議中心
氣候大會年年開,今年有什么不同?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點呢?
首先,本次大會是島嶼國家作為主席國第一次舉辦氣候大會,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以及氣候變化對脆弱國家的影響將成為本次大會的焦點之一。
另外,本次大會也是美國在今年六月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之后首次出現在談判桌旁,美國代表團的態度以及誰將扛起“全球氣候引領者”的大旗將備受矚目。
對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將在氣候大會開始后的第三天訪華,聽說還率領了一批美國能源企業的大咖一起,兩國在能源領域是否會有“大動作”,對正在進行的氣候談判進程會不會有影響值得關注。
在剛剛結束的“十九大”上,中國已明確表態,要“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引領”二字如何體現?中國會有進一步的
減排目標或者應對氣候變化的新行動嗎?
國家發改委已經向國務院提交了啟動全國統一的
碳排放權交易
市場的計劃。有消息稱,本次氣候大會期間中國將正式宣布啟動全國碳
排放權市場。
本次大會在德國召開,而德國總理默克爾正在進行“艱難的”組閣談判,一旦談判失敗,德國可能將重新舉行聯邦議院選舉。各黨目前在氣候
問題、能源
政策等關鍵議題上分歧巨大。
最后,本次大會期間還有一些重磅報告的發布,比如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將發布《中國可再生能源展望2017》,國際能源所會發布《2017世界能源展望》等等。
斐濟:第一個主辦氣候大會的太平洋島國
雖說大會是在波恩舉辦,但德國只是名義上的“東道主”,真正的主席國其實是南太平洋小島國斐濟。
但斐濟受國內承辦能力所限,UNFCCC秘書處所在地波恩承接了這場有20000多名各國政界和民間團體代表出席的國際會議,為大會的組織提供政治和經濟幫助。
會議舉辦地之一:波恩世界會議中心附近的布拉園區
看過電影《楚門的世界》的人肯定會對斐濟這個國家有著難以磨滅的印象。從小活在真人秀攝影棚而不自知的男主角楚門,在離開人工搭建的世界以后,第一個要去的地方就是斐濟。
電影《楚門的世界》海報
他夢中的斐濟是海上漂浮著的天堂,現在的斐濟仍舊是夢幻般的小島。然而如果我們不對這“發燒的地球”做些什么的話,像斐濟這樣的小島國家就逃不了因海平面上升而被吞噬的命運。
斐濟風光
根據斐濟的《國家氣候變化政策》報告, 自1993年以來,斐濟的海平面每年上升6毫米(0.2英寸),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海平面的迅速上升,以及沿海洪水的泛濫導致的海水倒灌,已經使得這個島國的部分地區無法居住。
2016年南太平洋最強烈的溫斯頓颶風給斐濟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造成損失約為GDP的三分之一,而氣候變化還將不斷加劇氣旋的強度。
海平面上升,氣溫升高,厄爾尼諾現象加劇,讓斐濟在面對致命的食物和水傳播疾病時更加脆弱: 2011年斐濟爆發了一場由于干旱引發的腹瀉; 2012年在抗戰洪水后發生了鉤端螺旋體病;2013年則是登革熱疫情。
沒錯,海平面上升對你來說可能只是少了一個度假勝地,但對于海島國家來說,氣候變化意味著失去家園,生死存亡。
為了守護家園,斐濟很拼
在倡導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政策方面,斐濟走在世界前沿。
斐濟不僅是第一個批準《巴黎協議》的國家,它還是氣候脆弱
論壇(Climate Vulnerable Forum)的43個成員國之一,一直主張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
2017年,斐濟成為第一個加入 Under2 Coalition的發展中島嶼國家 。這是一個城市間、州間和國家間的國際公約,致力于通過減少各自在199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基礎上的80%至95%,或者達成到2050年達到人均年排放量少于2噸的目標,來遏制全球變暖。
2017年10月17日,斐濟更成為首個發行綠色主權債券的發展中國家,計劃籌集5000萬美元用于減緩氣候變化。此次,斐濟在COP23召開前發行綠色主權債券,對于其他國家實現各自氣候目標和增強氣候韌性以應對氣候變化也起到了很好的鼓勵作用。
COP23,緊迫性需要更多行動力
2017年,一直認為全球變暖是個騙局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拒絕承擔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責任,給全球氣候治理框架造成了新的權力真空。
2017年也是大型極端氣候災害頻發的一年,從六月到十月的幾場百年一遇的熱帶氣旋給受災國家帶來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特別是小島國家,在極端自然災害面前更是完全不堪一擊。5級颶風“瑪麗亞”幾乎將加勒比海的美國自由邦波多黎各完全摧毀,洪水和大規模停電使整座小島陷入癱瘓。
紐約時報:在波多黎各,暴風雨“摧毀了我們”
這充滿戲劇色彩而又多災多難的2017年,更需要各國領導人在本次大會拿出實際行動來應對氣候變化。讓我們拭目以待!